研究藏区地理文化 大学教授率学生团队往返西藏几十次

2017-07-08 15:39 凤凰网江苏
  • T大

南亚四大国的城市建筑历史与中国有什么样的关系?玄奘的取经之路上有哪些异域风光?张骞通西域后中国南传佛教经历了什么样的过程?如果你对这些问题感兴趣,那么这“干货”满满的《喜马拉雅城市与建筑文化遗产丛书》第一辑一定能令你大饱眼福。

汪永平教授新书分享会现场

从1999年开始,南京工业大学建筑学院的汪永平教授就开始带领自己的研究生团队进入藏区进行研究。直到目前,他和一批批的学生已经往返藏区几十次,他带过的毕业生人数也已经超过80人。

喜马拉雅山脉东西长2 500公里,南北纵深300~400公里,西北在兴都库什山脉和喀喇昆仑山脉交界,东至南迦巴瓦峰雅鲁藏布大拐弯处。早期有许多重要的文明发迹于此。喜马拉雅地区汇聚了世界上中国、印度、希腊和伊斯兰四大文化的精华。

自古以来,喜马拉雅不仅是多民族的地区,也是多宗教的地区,包括了苯教、印度教、佛教、耆那教、伊斯兰教以及锡克教、拜火教。起源于印度的佛教如今在印度的影响力已经不大,但佛教通过传播对印度周边的国家产生了相当大的影响。在中国直接受到的外来文化的影响中,最明显的莫过于以佛教为媒介的印度文化和希腊化的犍陀罗文化。对于这些文化,如不跨越国界加以宏观、大系统考察,即无从正确认识。所以研究喜马拉雅文化是中国东方文化研究达到一定阶段时必然提出的问题。

长期以来,中外学者对喜马拉雅多有科学考察和研究,在哲学、文学、语言文化、历史、地理等领域多有建树。而汪永平的团队17年来未曾间断,前后百余人,30多次进入西藏调研,8次进入印度,3次进入尼泊尔,在喜马拉雅山脉相连的青藏高原、克什米尔谷地、拉达克列城、加德满都谷地都留下了考察的足迹,研究地域跨越喜马拉雅山脉北坡和南坡,研究的内容和范围涉及城市和村落、文化景观、宗教建筑、传统民居、建筑材料与技术等与文化遗产相关的领域。

在藏区,情况复杂多变,在上到高原地区时,只能一天比一天上到高一点的地方,缓慢地推进,保证研究团队的安全和健康。几十年间,汪永平团队遇到的各种危险状况,也令他们的研究成果显得更加珍贵。

据了解,喜马拉雅丛书第二辑正在筹备当中,预计明年会和读者见面。

热点新闻
精彩推荐
释放进入手凤首页

手机凤凰网 i.ife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