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13】这一夜 我们在诵读声中“铭记历史 守护和平”

2018-12-13 07:51
  • T大

2018年12月12日晚,第五次国家公祭前夜,南京城格外清寒。

小粉桥一号,拉贝与国际安全区纪念馆里灯火通明。12位各界代表与来自南京航空航天大学金城学院和南京审计大学的81位大学生相聚于此,举行“铭记历史守护和平”——“和平之夜”诵读接力活动。

胡潇/摄

本次活动由南京市委宣传部、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主办,凤凰网江苏、周末报承办。我们希望用一场庄严仪式,让更多人铭记,今日南京和平繁荣,是建立在什么样的伤痛之上?今日中国的强大昌盛,究竟是从什么样的绝境中走来?

“牢记历史”“不屈抗争”“守护和平”——本次诵读活动分为三个部分,每个部分活动时长4个小时。每个小时有一名嘉宾,进行不同主题的宣讲。宣讲结束后,在场的大学生接力诵读相关的书籍。

胡潇/摄

整个接力诵读活动历时12个小时13分钟,从夜晚到天亮,从最黑暗到最光明。大家在诵读中,感悟历史,共同为逝者哀,为和平祈。

81年前,1937年12月13日,南京沦陷,日军开始进行长达6周的血腥大屠杀,共有30万中国军民惨遭杀戮。那个血色弥漫的冬天,南京城沦为人间炼狱。

汤霖/摄

第一位宣讲嘉宾、南京大屠杀幸存者夏淑琴的外孙女夏媛在活动现场谈到,1937年,自己的外婆夏淑琴年仅8岁,一家9口人中有7人惨遭日军杀害,“当时,我的外婆躲在床上的被子里,由于恐惧,吓得大哭,被日本兵用刺刀在背后刺了三刀,昏了过去,不省人事。”

也许是冥冥之中自有天意,夏淑琴和妹妹幸运地活了下来,成为历史的见证人。夏媛说,自己的外婆现在89岁,最大的心愿就是希望等到日本政府可以承认南京大屠杀,她常常挂在嘴边的话就是,“为什么日本人不承认呢?”

夏媛宣讲结束后,6位大学生接力诵读了《被改变的人生:南京大屠杀幸存者口述生活史》的章节节选,王秀英、余昌祥、葛道荣……一位位幸存者的悲惨遭遇,让现场所有人都觉得心痛。这是一段屈辱的历史,也是国家的一块伤疤。

面对伤痛,我们不终日怨恨,但也一刻不忘,始终保持对历史的痛感。同时,我们在了解日军的暴行的同时,也应了解中国人民在侵略者屠刀面前的抗争行动和抗争精神。南京大屠杀期间,屠杀与反抗同在,1937年的那个冬天,满城皆是不屈的中国人。

李真铭(胡潇/摄)

宣讲嘉宾李真铭的父亲李高山,是一位参加过南京保卫战的抗战老兵。据李真铭介绍,南京沦陷后,李高山两次被日军抓捕,两次死里逃生。“父亲他经常说,‘千万不要忘记过去!我们现在要世界和平,不要战争。’”

因为经历过战争的残酷,所以我们更加热爱和平,更懂得珍惜和平。时至今日,见证过人类的灾难与浩劫的南京,已经成为中国第一座“国际和平城市”。

陆婧晗(胡潇/摄)

马库斯(胡潇/摄)

王丰陵(胡潇/摄)

刘成(胡潇/摄)

在接力诵读活动的“和平未来”环节,给世界写《和平之信》的南京小学生陆婧娢,奥地利留学生马库斯,国家公祭鼎铸造者之一王丰陵,南京大学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和平学教席刘成等嘉宾一一上台宣讲,以讲述和平,纪念历史。

(胡潇/摄)

诵读结束后,81位大学生前往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参加升旗降旗仪式。

(胡潇/摄)

升降旗仪式正式上,国歌声响起,“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声音响彻云霄。

(胡潇/摄)

南京之痛,华夏之殇。国旗缓缓升起,又缓缓落下。2018年12月13日,第五个国家公祭日,我们以国之名,为死难同胞降半旗致哀。

昭昭前事,惕惕后人。我们以史为鉴,唤起世人对和平的向往和坚守。

正义必胜!和平必胜!人民必胜!

热点新闻
精彩推荐
释放进入手凤首页

手机凤凰网 i.ife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