崖门海战:宋元最后一战 陆秀夫背着宋帝赵昺投海
- T大
南宋末年,朝廷衰败,国力逐渐枯竭,社会动荡。而此时,北方的蒙古族崛起并日益壮大。1234年元灭金后,即发动历时45年的灭宋战争。1279年发生在新会的崖门海战是宋元之间的最后一战。这场大海战参战人数之多,战况之惨烈,在中国历史上是罕见的。
1276年,元军攻陷宋都临安(今杭州),对南宋残余力量穷追不舍,在福州建立的南宋行朝被迫经浙闽沿海逃至广东。
1278年4月,端宗赵昰在硇洲病逝,赵昺即帝位,改元祥兴。同年6月,赵昺移驻新会县崖山。此时行朝尚有官兵20多万人,由陆秀夫、张世杰主持,在海边建行宫和水寨,储粮造船,准备继续抵抗元军。
1278年,元世祖忽必烈派蒙古汉军都元帅张弘范进攻赵昺朝廷。1279年正月,张弘范率水军从潮阳出发大举进攻崖山。张世杰尽焚陆地上的宫殿、房屋、据点,将1000余艘大船布置在崖山西部的海面上结成一字阵,船间贯以巨索为栅,构筑楼棚如城堞,御舟居中,准备与元兵决战。决战前,张弘范派人请已被俘的文天祥写信招降张世杰,文天祥愤然拒绝,但在招降书上却写下了流芳千古的《过零丁洋》一诗。张弘范看招降无望,便封锁海口,断绝宋军打柴取水的生命线,宋军只好饮海水止渴,致呕吐不止,战斗力锐减。张世杰带领将士仍多次打退元军的进攻,并击退了元军的火攻。二月,张弘范对宋军发起总攻。趁海潮涨落,元军张弘范部与李恒部南北夹击宋军。张世杰率精锐部队殊死抵抗,但终究大势已去,渐渐难支。陆秀夫眼看要被元军俘虏,先令家人跳海,然后背着宋帝赵昺投海。后宫和臣僚多随从投入海中,七日后,浮尸漂出海面的有十多万人。张世杰接赵昺不成,便夺舰而走,后遇飓风覆舟而死。
崖山之战,标志着南宋灭亡,元朝最终统一中国。南宋虽然覆亡了,以张世杰、文天祥、陆秀夫(号称宋末三杰)为代表的志士,拼死抵抗,义无反顾而英勇献身、誓死报国的精神仍然激励着人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