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女老少齐上阵,提着大壶小桶,边唠家常边排队……作为镇江特有的民俗文化,春节前打酱油承载着几代镇江人儿时的记忆,已延续了30多年。1月21日,随着春节的临近,镇江市区再次出现了集体打酱油的盛景,不少人凌晨就过来排队,他们将一年要用的酱油一次性打好。由于恒顺老厂区拆迁等原因,今年“打酱油”场地改至南山北广场。上午8点多,现代快报记者来到南山北广场时,不断有人拎着打好的酱油走出来。
70岁的唐以松站在10余个桶旁边,正等着坐车回家。他家住花山湾,已有10多年的打酱油历史,这次,他和老伴早上6点就过来排队打酱油,8点半才打好50斤酱油,此外,他还打了几桶麻油和醋。记者在现场了解到,唐以松来得不算早,有人凌晨5点钟就到了。
记者往广场走,眼前一条挂满红灯笼的拱形通道引人注目。广场中央搭建了20多个摊位,空中飘着数大量红色气球,现场锣鼓喧天、伴着喜庆的音乐,年味十足。记者看到,打酱油的人要先花钱买票,再持票到一排红色的简易大棚里打酱油,取票口和打酱油的入口处都排上了几十米长的队伍。在红色简易大棚里,12个大缸一字排开,每个大缸都装着1000斤酱油,离大棚不远处的土丘上,容量达50吨的储罐高高竖起。槽罐车开来后会通过管子将酱油输送到大储罐里,供应时再通过管子将储罐里的酱油送到大棚里的酱油缸里。打酱油的人进进出出,络绎不绝。与此同时,大量摄影爱好者和媒体工作者也持相机涌入大棚,64岁的句容城武人宋先生很快吸引了他们的镜头。宋先生告诉记者,因为镇江的酱油好,打了6年酱油的他早上特意从句容开车过来,他带了30个桶打走了180斤酱油,这些酱油部分自己用,还有些是帮亲朋好友带的。
很快,众人的关注焦点又转向了一对八旬老夫妻。家住镇江朱方路的82岁男子王尔年和妻子在邻居的帮助下,坐电动三轮车来打酱油,他一口气打走了340斤酱油。据江苏恒顺醋业股份有限公司工作人员介绍,今年场地开阔,打酱油的环境比以往都好。但和往年一样,为了避免排队,今年还是有不少人凌晨就来到打酱油现场,其中一名女子凌晨2点钟就到了,上午7点半,酱油正式开打,她作为第二名,如愿打到了酱油。记者了解到,今年恒顺醋业共准备了300吨散打酱油和150吨桶装醋,此外还会有麻油、酱菜、鸡精、黄酒等恒顺调味品,保证市民的年货需求。1月21日上午,在众人排队打酱油的同时,镇江酱醋文化节暨“民俗文化旅游季”也在南山北广场正式举行,“时代楷模”赵亚夫亲临现场助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