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和孩子分床睡了吗?专家:分床太晚有危害

2017-02-09 14:02
  • T大

你和孩子分床睡了吗?

记者调查:大部分家长认为孩子应该早点独立入睡,却很少有人能做到专家建议:孩子3岁之前分床不分房,5岁前最好完成分房;分床太晚有危害

“哎!你儿单独睡还是和你们一起睡?”“和我们一起,你们家的呢,其实我早想给他分床睡了,我婆婆说还太小,等大一点再说,其实6岁了该分了!”“我家也没分,我闺女胆子小,晚上怕黑,说什么都不愿意!”“人家外国人教育孩子从三岁起就单独睡一个房间呢!”

……

几天前,办公室几位年轻女同事,偶然讨论起是否与孩子分床睡的问题,大家普遍都认为应该让孩子六岁之后单独睡,但却因为各种原因没有做到。

■调查

大部分家长认为孩子应该尽早单独睡

却很少能做到

对于孩子的教育问题和心理健康问题,越来越多的家长开始重视。网上的一份数据显示,国外的父母一般在孩子3岁之前就会让他们单独睡一个房间,以此培养他们的独立性。但毕竟中西方的教育理念还是有很大的差异。我们的家长对此是怎么做的呢?

记者对将近50个孩子在5—7岁的家庭进行了调查,其中只有4位家长表示自己家孩子是单独睡的,只占不到总数的10%。绝大多数家长认为在孩子3—6岁就应该分床了,只有少数家长认为8岁以后比较适合。

在某寒假兴趣班6—7岁的9位小朋友中,只有1位小朋友表示自己是单独睡觉,其余8名都还是和爸爸妈妈或者爷爷奶奶睡。

 

■原因分析

1、爷爷奶奶的原因

新老两辈人教育理念有冲突

既然大部分家长们认为孩子在上小学之前就应该单独睡觉,

那为什么很多没有做到呢?原因有很多种。

在采访的这些家庭中,一部分家长表示,他们其实挺想让孩子单独睡的,但是新老两辈人教育理念有冲突,家里的老人惯着孩子不让分床睡。“孩子还小,等大了,自然就会要求单独睡,现在不必强求!”

今年33岁的家长孙女士告诉记者,她女儿今年6岁,目前每天和奶奶睡。她的观点是孩子5岁前就应该自己睡了,但是家里老人和自己观点不一样,孩子一哭闹,就没办法了。“本来婆媳关系就不好处理,也不想因为这点小事闹出矛盾!”

这位80后妈妈说,她的婆婆总说,孙女还小,睡在大人身边可以及时照顾,另外孩子还喜欢踢被子,大人可以及时帮忙盖被子。而孩子也习惯了奶奶的怀抱,每次拼命不肯自己睡,让人犯难。

和王女士情况相同的是今年35岁的家长王女士,她也是和公婆一起住。女儿今年7岁。因为家里只有两室一厅,没有多余的房间可以让孩子单独拥有一间卧室,所以女儿有时候跟着爷爷奶奶睡,有时候跟着爸妈睡。

调查发现,因为家庭住房紧张或者老人观念的问题,而没有让孩子分床睡的家庭占到三分之二。

2、爸妈的原因

不想因为这个事让孩子哭

还有一部分家长,虽然知道早点和孩子分床可以培养孩子的独立性,但又觉得和孩子一起睡挺好,双方会更加亲近。

杨女士告诉记者,她从生了女儿以后,就和丈夫分开睡,因为担心影响老公睡眠,晚上一般都是她搂着孩子睡,后来老公动提出要帮她分担,但是孩子不同意,还是要粘着她。所以每天都是她带着孩子。现在女儿已经六岁了,跟她特别亲,她觉得女儿和爸爸睡有些不好,对于几岁分床,她认为需要慢慢来。“我觉得吧,孩子粘着家长也是就小时候这几年,等长大了自然就会离开我们,所以现在就这样吧!”

家长贺女生是一位7岁男孩的妈妈,她和杨女士的情况大体相同。“孩子3岁时,我就开始培养他独立,但是发现分床很难,试了两次没成功就放弃了,不想为了这点小事让孩子哭。”

家长赵女士说,儿子5岁的时候,她就培养他单独睡,但没有成功。“一次孩子赖在我们床上不肯走时,我就说,你再不过去睡,等下爸妈床上会有大灰狼出现,还有恐怖的恶魔。没想到孩子哇哇大哭,从此怕黑,更不用说到自己房间睡了。”

杨女士的女儿今年6岁半,这两年,她一直尝试和女儿分床睡,但是中间断断续续,一直没有成功。

杨女士说,孩子刚出生的时候,睡在婴儿床,但是晚上给孩子喂奶、换尿布太麻烦了,后来婴儿床就弃用了,和女儿一起睡。

孩子半岁的时候正好是夏天,因为怕热,她就又让女儿睡婴儿床,但女儿睡一次哭一次。她向有经验的妈妈请教过,小床就靠着大床放着。每次等孩子在大床睡着的时候,再把她放回小床。

可是女儿到三岁的时候又出现了反复。孩子只要醒来马上就从小床爬到大床。有时候半夜也会爬过来。后来孩子爸爸嫌麻烦,就让孩子睡在他们中间。就这样一直到现在六岁半了,晚上必须要妈妈或者爸爸陪着才能入睡。

还有的家庭未能成功分床是为了节约。家长张先生表示,他本来在孩子刚上一年级的时候,就想和孩子分屋睡,但是冬天天冷,怕孩子晚上踢被子冻着,就一直没分成。而他也问过身边的朋友,有不少都是这样的原因,因为家里没有暖气,孩子和自己睡一块儿,开一个空调就可以。“还是从节约能源方面考虑的,两间屋开两个空调有些浪费。”

 

孩子们怎么说

当记者询问小朋友们为什么不愿意自己睡时,大部分孩子都说是因为胆小怕黑。“我就是不敢自己睡一个屋,爸妈一关灯我就开始害怕。”

有一位表示自己已经单独睡的6岁男孩告诉记者,自己在4岁时就开始自己睡了。“我就不怕,一点儿也不怕!”

另外一位7岁的小男孩很不服气地说:“我虽然还是和奶奶一起睡,但我也不怕黑,只是家里没有多余的床,所以没法单独睡。”

■专家声音

孩子应该几岁单独睡

孩子应该几岁单独睡?孩子和父母分床分房睡太晚有没有危害?如何才能让孩子顺利地独立入睡?对于这些问题,记者采访了徐州市未成年人成长指导中心的心理健康老师朱海梅。但她表示,孩子几岁应与父母分床睡?这个问题并没有标准答案。

西方国家建议直接分床

一般西方国家建议父母在孩子出生后就开始和孩子分床睡,就是在一个房间,把孩子的小床放到大床旁边,这样既方便父母随时照顾宝宝,对孩子来说也更安全,有助于孩子呼吸新鲜空气,还能减少各自睡眠的影响,避免孩子形成不良睡眠习惯,培养孩子独立性,为今后分房睡觉打下一个好基础。

“当然东西方在文化教育各方面都存在差异。我认为,3岁之前分床不分房,5岁前完成分房比较好。”

3岁之前分床不分房

朱海梅说,现在很多家长都认识到了和孩子分床睡的重要性,那么到底从什么时候开始应该和孩子分床睡呢?她建议从三岁可以开始试行,在五岁之前要养成分床睡的习惯。

跟孩子分床睡宜早不宜迟、宜缓不宜急。要有阶段的进行,要注意的是不要在3岁前分房,孩子3岁前可以在爸妈的床边放一张小床,让孩子睡小床。

对于不到3岁的孩子,由于没有独立生存的能力,意识“没有母亲”会导致孩子长大后缺乏自信、安全感、疑心重、不信任他人等问题。在3岁前,孩子的脑海中还没有形成一个完整的母亲形象,这时如果跟母亲分离,孩子就可能会认为母亲没有了,或以为被母亲抛弃了,从而伤害到孩子。

5岁前完成分床分房

朱海梅说,孩子3岁后就要寻找时机进行分房,最好不要5岁后才分房。因为太早会让孩子没有安全感,太迟的话,会对孩子的性心理造成影响。

那么又为什么是要在5岁前完成分房呢?朱海梅表示,在这个时期,孩子开始意识到男女之间的性差异,这成为确立自身性别认同,即确认自己是男性还是女性,精神分析理论称这个时期为“性蕾期”(4岁~6岁)。细心的家长会发现,这个时期孩子的性行为也会相对较活跃,出现如手淫、大腿夹紧等现象。

弗洛伊德认为,在性蕾期,孩子会对异性父母产生恋情,对同性父母产生嫉妒。这是人在成长过程中必须经历的,并且在克服这种焦虑的过程中,孩子拥有了“超我”。若种种原因导致孩子性心理停滞在这个阶段,会对孩子长大的焦虑症、强迫症或神经症而埋下隐患。

不过,这也是因人而异,还要综合考虑孩子的心理年龄、胆量、独立性、跟父母的依恋程度、家庭的具体环境等因素。

朱海梅表示,对于坚决不愿分床睡的孩子,也不要强逼,家长要想想有什么让孩子容易接受的办法。例如,可以通过给予奖励的办法诱导孩子分床睡,如果成功了,第二天应对孩子的勇敢行为给予及时的肯定和表扬。通常1周后,孩子就很乐意自己一个人睡了,并且大多不愿意再跟父母睡。

 

家长和孩子分床太晚有哪些危害

1、容易造成性早熟

在知乎上,记者看到有一位妈妈留言:女儿今年12岁了,但是出奇的早熟,经常跟社会的青年混在一起,据我所知,女儿的性经历已经超过了不止3次。一次在质问女儿时,女儿不以为然地说:“男女之间不就是如此吗?”当妈妈问道谁告诉她男女之间就该如此时,她直接回答“你跟爸爸呀!”

后来这位妈妈带她找了心理医生,才震惊地知道了真相。因为女儿和父母一直同床睡,到了9岁才分房,而对于女儿的误导是在5岁时,她在一天晚上无意间发现了父母之间的“动静”,误以为“爸爸妈妈在打架”。起初有些紧张,后来懵懂知道了大概是什么事后,女儿开始对父母的“动静”变得期待,甚至喜欢假装睡觉偷听“动静”。

那是女儿的“第一次”,当她被一名陌生男子诱奸了之后,妈妈一直不知道。女儿说并没有紧张、羞辱和恐惧,反而很淡定地认为“男女之间就是这样”。从此以后,女儿打扮得分外妖娆,在性方面也放纵自己。直到女儿将真相说出来后,爸妈都非常后悔和痛心。

还有一位网名“哎呦喂”的妈妈在网上留言,说儿子今年13岁,10岁的时候才和父母分床,家里还有一个16岁的姐姐。某天,妈妈发现女儿挂在阳台上的内裤被弄脏了,在她质问儿子时,儿子沉默不语。后来妈妈竟在儿子的手机里发现了不良视频,为此,她狠狠地凑了儿子一顿。

每当面对这样的问题,幼儿教育专家都是痛心不已。孩子因窥探性行为,过早地对性产生兴趣和幻想。父母跟孩子分房睡太晚,容易引发性早熟和早恋现象,这对孩子的性心理健康极为不利。如果孩子长期和父母同床睡,难免会接触到父母的身体,对一名2岁的孩子而言,这种触摸可能会产生安全、温暖的心理感受。但是对于一个大孩子来说,却可能会产生自然的生理反应,而且父母之间的性生活也对孩子产生负面的影响。

专家表示,在和孩子分房睡之前,父母不要让孩子看到夫妻房事,这对孩子的身心健康极为不利,特别是到了孩子青春期表现的最为明显,夫妻的行为会造成孩子的性早熟。

2、容易让孩子

产生恋母或者恋父心理

在生活中我们经常看到孩子差不多有妈妈高了,但还是被要求和妈妈牵手,或者亲亲妈妈脸颊。如果孩子已经长大还是和父母有过多的亲昵行为,这可能是孩子对父母的一种不正常的依恋关系。

特别是对男孩子,妈妈应该适当地减少亲昵的行为,比如过多地亲吻、拥抱或者抚摸身体等。这需要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要让孩子渐渐意识到自己已经长大了,不需要妈妈像对待婴儿那样对待自己,即便如此,妈妈还是爱着自己的,这样能很好地淡化孩子对妈妈的依恋,对孩子正常的心理发展有很大帮助。

3、过度依赖家长,独立性差

记者在调查中发现,那些长期和爸妈或者爷爷奶奶睡的孩子独立性要差一些。

家长刘女士告诉记者,女儿断奶以后就一直和奶奶睡,因为老人娇惯,到现在都上小学了,衣服还需要大人给穿脱,吃饭有时候不好好吃,奶奶就追着喂,妈妈认为有问题,每次说起来,奶奶都说没事,大了就好了。总之,独立性很差。

 

如何让孩子顺利适应分床?

如何让孩子顺利适应分床,朱海梅老师分享了一些小技巧。

1 如果条件允许,尽量让孩子的房间在自己的视线范围内,以便于随时观察孩子的情况;

2 刚开始分房睡时,一定要在睡前陪伴孩子,拥抱孩子;

3 睡前给孩子讲故事或跟孩子一起看书,让孩子做好自己入睡的心理准备;

4 孩子入睡前尽量不要太兴奋,不要看电视,不在睡前批评、斥责孩子;

5 临睡前让孩子排空小便,尽量不起夜,如果孩子因为小便半夜憋醒,看到周围黑漆漆一片很容易害怕,在分床的最初阶段,孩子如怕黑,可在床边安个夜灯,待他(她)逐渐适应后再关上。

6 告诉孩子,你的房门不会锁门,只要他需要帮助,一定可以得到帮助;

7 当孩子生病或遇到挫折时,父母可以与孩子暂时同睡,待孩子康复后再让其独自睡。

8 让孩子单独睡眠时,注意床离地面不要太高,以确保孩子万一不慎掉到地上也没有危险。若妈妈担心孩子会踢被子,可给他挑选合适的睡衣,并随着气温的变化选择不同厚度的被子。

9 刚分床睡时,有些孩子在父母费了很多工夫才把他安顿好,可一转身又跑到父母的床上,或者半夜醒来时偷偷溜到父母的床上赖着不走。遇到这种情况时,父母不能心软,要不然就会前功尽弃。家长应耐心地把孩子劝回到自己的床上,并多说些鼓励的话,实在不行,可陪孩子重新入睡后再离开。父母要让孩子看到你的坚持,当然要态度温柔地坚持坚持。

10 最好是有一定仪式,提前告诉孩子,让他有心理准备。比如告诉他过完几岁生日,或者某个节点就要单独睡了。

11 可以提前让孩子参与,布置自己的卧室,按照孩子的要求把卧室布置成孩子喜欢的样子,这样孩子也就容易接受。

 

■新闻延伸

自从有了孩子夫妻开始“分居”

前面我们一直讨论孩子几岁自己睡比较好,而记者在调查中发现,有不少的夫妻因为有了孩子以后,都开始了“分居生活”。

和孩子没分了,和老公分得很彻底

在调查中,家长李女士私下告诉记者,她们家的问题是,孩子出生以后,他们夫妻开始分房睡觉。

开始的时候,孩子小,每天她搂着儿子睡,老公嫌晚上孩子哭闹,还要给孩子换尿布、喂奶,一夜得折腾好几次。就要求搬到另外一间卧室睡,她也没有表示反对。

“那时候,我觉得不能两个人都熬!再说他在旁边也帮不上什么忙!”

因为孩子,李女士辞职做起了全职太太,直到儿子三岁了开始上幼儿园,都是她一个人带孩子睡,老公睡另外一间卧室。老公只会在有生理需求的时候才会上她的房间。

“我心理很不平衡,难道孩子是我一个人的吗?”为此她要求老公也来分担带孩子,而自己找工作上班。

很快,李女士重新找到一份工作,早上送孩子去上幼儿园,然后上班,晚上和老公轮流照顾儿子睡觉,还是处于分居状态。

因为长期“分居” 导致夫妻关系淡薄

家长王女士说,孩子出生后,她天天带着儿子睡,老公则一个人在另外一间卧室,打游戏、上网、看电影。

夫妻间的交流越来越少,王女士觉得老公越来越不关心自己,彼此都有一些埋怨。两个人经常为了鸡毛蒜皮的事发生争吵,后来升级到大打出手闹离婚。

再到后来,他发现老公晚上回家越来越晚,她听说老公和公司里一位做财务的女人关系暧昧。一天,老公回家后,她开门见山地询问老公,是否有此事。老公口头上没有承认,但是从此下班基本都是按时回家,她也就没再追究。

现在,孩子上中学了,开始单独睡了,父子俩也可以继续同床而睡了。但王女士却表示,自己一个人睡惯了,突然一起睡反倒不习惯了!

有了孩子夫妻最好不分床

家长周女士是一位知识女性,她告诉记者,女儿出生以后,起初她也是让老公睡到另外一间卧室,自己一个人带孩子睡。可是老公认为养育孩子是两个人的事情,他必须参与。

周女士说,她记得很清楚,生孩子的时候在医院里老公每天都在旁边陪着,出院回家以后当天,她就让老公去另外一间卧室睡觉,自己一个人带孩子,她说:“他白天工作压力也挺大的,不想让他太累!”

但是令她感到意外的是,半夜她醒来的时候,发现老公就睡在她床边的地板上。

看她起来,老公立马醒了,问她需要什么?她没有回答,问:“你怎么睡在这里,有好好的床不睡?”

“自己一个人睡不着,睡在你们娘俩旁边才安心!孩子是我们两个人的,不能让你一个人受累!”老公的回答让她非常感动。

因为担心晚上睡觉压到孩子,老公就在大床旁边撑了张单人床,她和孩子睡在大床上。

 

夫妻分床睡有好处?

■相关链接

分开睡确实有好处,比如一方有严重的睡眠障碍,或者一方因工作需要时常早出晚归,最好选择分床而居,对身心自然有益。但也有专家指出,分房、分床,虽然是一种“制造饥渴”、避免夫妻间审美疲劳问题的手段,但是,这种生活方式并不适用于所有人。

去年,日剧《我的危险妻子》成了又一部刷爆朋友圈的神剧。剧中男女主角分床睡的镜头成了人们热议的话题。“分床”在传统的婚姻里并不是新产物,这往往意味着夫妻感情失和,但是,如今,这似乎成了夫妻之间生活方式的一种选择,有了新的意义。

不少人认为分被或分床睡可避免互相干扰,给彼此独立的空间,提高夫妻双方的睡眠质量,并不意味着感情起变化。

“独自静静”的理由

如今,分房睡的夫妻越来越多了,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一等夫妻分房睡,二等夫妻分床睡,三等夫妻同床睡……”开始成为一种潮流。据全美住房建筑商协会预计,到2015年,约60%客户将定制双主卧式住房。

而据日本《读卖新闻》报道,日本四成夫妻分房睡,且年龄越高,分房睡的比例也就越高。根据某住宅情报公司对从30岁到69岁的日本全职主妇进行的网上调查,结果显示,38%的夫妻分房睡;其中27%的30多岁夫妻分房睡,39%的40多岁夫妻分房睡,50多岁的夫妻中有35%,而60多岁的夫妻有50%都分房睡。

感情不和、夫妻沟通少、婚姻无法维系甚至一方出轨当然是分床睡甚至分房睡的一种原因。在以前,夫妻分床睡往往意味着冷战、分居、离婚的前兆,如果夫妻分床而睡也会尽量避免被别人知道。不过如今,新时代的夫妻,尤其是80后的夫妻,分床并不意味着感情出现危机,反而是维持家庭关系、增进爱情新鲜度的重要手段。

分床而不分爱,分床而不分性,成为新一代年轻人不同于老一辈人的生活状态,是80后一代对待婚姻自然而然的态度。他们认为,不是睡在一张床上才是爱情,给对方空间、让对方睡好才是爱对方的表现。

生活习惯的不同也是夫妻分床睡的现实原因。在日本《读卖新闻》的报道中,日本夫妻分房睡的理由是“互相都觉得打呼噜声很吵”“对空调的温度设定要求不同,丈夫要求开得低,妻子觉得太冷睡不着”“作息时间不同,在一起互相干扰睡眠”“结婚前一个人睡惯了,身边有人感觉不习惯”等等。

而一起睡的理由是“自从结婚当时以来的习惯”“分床睡很寂寞,两个人想一起守护孩子长大”“分房睡会导致夫妻间感情疏远,性生活次数也减少”等等。

很多80后指出,由于现在工作比较繁忙,晚上常常是一个人睡了之后另一个人才下班回来,这样如果再上床睡觉势必会影响另一个人的休息,所以才会选择分床。

据了解,现在有的夫妻会买2米的大床,为的就是“不用挤,睡得舒服”;甚至,不少夫妻想方设法弄出多一个房间来,认为睡在一张床上、睡在一个房里怎么也比不上分睡两间房“来得清静”。

孩子也是夫妻分床睡的一个原因。有些妈妈为了晚上起夜喂奶照顾孩子且不影响丈夫休息,生了孩子以后就跟老公分房睡了;还有奶奶外婆辈的,为了需要照顾孙子或者外孙,很多老年夫妻,都被迫分床分房睡。

不过,也有人是想用分床而睡营造出一个“小别胜新婚”的气氛,他们认为,夫妻分房睡既有利于休息又有利于不断提升夫妻感情,是两全其美的好事。与其放任没有质量的夫妻生活泛滥地发生,不如隔开来,到周末或者休假的时候,等到双方都有一定的感觉再在一起,有质量的性生活更能巩固夫妻感情。

这也反映了一些80后夫妻对婚姻的态度相对于老一辈人更加的顺其自然,在他们的眼里,婚姻的意义并不在于两个人腻在一起,也不是结婚后就要强行介入彼此的生活,而是应该更加注重生活质量、注重精神层面上的交流、互敬和相知,其实仔细想想,这倒与古代的举案齐眉有着异曲同工之妙。

不过也有人就是为了独处,减轻压力。在生活或工作中,总会有这样那样的压力。美国婚恋作家约翰·格雷在《男人来自火星,女人来自金星》中说过,男人时不时会需要“躲进自己的洞穴”,平复心情。因为当压力来临时,男人需要独处、调整心情,此时可以和伴侣分开休息。不只男性,其实女性也会有需要“独自静静”的时候。

朋友还是陌路人?

总之,夫妻分床睡的原因林林总总,对于分开睡的好坏还是说法不一。不过,据英国《每日邮报》报道,夫妻像朋友一样相处,幸福感会更多。《社会与人际关系杂志》刊登的美国一项新研究发现,夫妻间牢靠的友情是婚姻长久的秘密,重视与伴侣的友情有助于拉近两人距离,能提高亲密度和性满意度。

研究中,美国普度大学的科学家对190名年轻参试者进行了问卷调查,参试者都与恋人保持了18个月左右的恋爱关系。调查涉及参试者对两人关系的总体投入、两人关系的不同方面以及对未来的期望等内容。4个月后,27%的参试者与恋人分道扬镳。此时,所有参试者再次接受问卷调查。结果发现,在恋人身上投入友情较多的参试者,更可能与恋人保持长久的浪漫关系,性爱更和谐,性满意度也更高。

心理学家劳拉·范德狄福特博士表示,这项研究发现,在两性关系中,过分看重个人需求或欲望的人,很难保持长久、和谐的夫妻关系。浪漫夫妻关系的核心是友情,它在夫妻关系中起到“减震器”的作用,可以防止夫妻关系产生裂痕。重视夫妻间的友情可以巩固夫妻关系,而一旦失去友情,必然会导致情绪消极、有不安全感和身体健康水平下降。

那么夫妻分床睡是不是像朋友般相处的一大进步呢?赞成夫妻分房睡的人会认为,互相保持一定距离反而会促进夫妻关系更加和谐。现在的年轻夫妻在青春期时一般都有自己的房间,习惯了一个人睡,和别人一起睡觉很容易被轻微的声响惊动。因此很多年轻夫妻从结婚当初就分房睡觉。他们认为睡眠是件很敏感的事,如果睡不好的话会对身体甚至精神上都带来不良影响,也会影响工作。

即使是夫妻,与其互相忍耐对方的呼噜声和空调的温度体感差,不如更加重视自己的睡眠质量。分房睡并非意味着夫妻之间有了问题,新婚夫妻只要分离片刻都会感觉寂寞和想念,但是一起度过了漫长夫妻生活的人,重视自己与伴侣的身体健康。

不过,对有些不赞成分房睡的人来说,如果一方提出要和自己分房睡,就等于是弹响了离婚前奏。哪怕是只在同一房间,不在同一张床上睡,听到对方睡觉时的呼吸声,感觉到体温也是一种幸福。即使是在激烈的吵架后,看到对方熟睡的脸也会产生原谅他的想法。

选择因人而异

事实上,分开睡确实有好处,比如一方有严重的睡眠障碍,比如失眠、早醒、入睡困难,一上床,就开始翻来覆去,以至于干扰了伴侣入睡。或者一方因工作需要时常早出晚归,为避免半夜三更干扰对方睡眠,最好选择分床而居,以保证充足的睡眠,消除疲劳,恢复体力,对身心自然有益。

但是也有专家指出,分房、分床,虽然是一种“制造饥渴”、避免夫妻间审美疲劳问题的手段,但是,这种生活方式并不适用于所有人。形容人与人之间最亲密的关系莫过于“同床共枕”,夫妻之间的肌肤之亲,往往胜于千言万语。对于新婚夫妻而言,本身就由于不同的生活成长环境走到一起,摩擦自然比老夫老妻要多,更要多相处,多体谅,多适应。而在感情本身就不牢固的情况下,早早地分床,等于分了感情,是弊大于利。对于中年夫妻而言,在本来就缺少激情的时候分房睡,有可能导致夫妻感情失和。

据《东方早报》

热点新闻
精彩推荐
释放进入手凤首页

手机凤凰网 i.ife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