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的祠堂存浩然正气,告慰凛烈万古的忠杰英魂

2017-03-21 16:14 凤凰江苏
  • T大

六朝雨花凝天地神韵,一部青史铸千秋圣台。雨花台,自古就是掩埋忠骨的地方。纵观古今,这里每每上演“山之上,国有殇”壮怀激烈的一幕。

在南京雨花台东岗,有一单檐歇山顶仿古建筑,名为二忠祠,奉祀的是南宋抗金英雄杨邦乂、抗元英雄文天祥二位忠烈之士。

二忠祠(摄/王满)

南宋抗金英雄杨邦乂,拒不降金,被金人在雨花台下剖腹取心,宋高宗赐谥号,建“褒忠祠”,作为祭祀杨邦乂的祠堂。他的故事振奋了几代有志之士,抗元英雄文天祥就是其中之一。

文天祥从小就景仰杨邦乂等忠臣义士,两人又同为江西吉水人,文天祥殉难后,为纪念这两位英雄,后人于白沟河畔修建了一座“二忠祠”,并勒石刻碑,上刻文天祥《过白沟河》一诗的全文,供往来客商游人凭吊。遗憾的是二忠祠在太平天国时期毁于战火。

重建“二忠祠”碑记(摄/王满)

1998年复建"二忠祠",其主体建筑为九檩举架单檐歇山顶仿古寺院建筑。祠宽15米,进深10米,屋面正脊高9.9米。祠堂正门25米处砌筑了硬山式折线形照壁,长6.88米,祠内影壁正面还用线刻手法刻绘了二位忠臣的全身像,背面撰刻了建祠后记。

在黑色磨光花岗岩上,刻有著名书法家武中奇书写的《正气歌》和那流传至今的千古绝唱:“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杨邦乂:“宁作赵氏鬼,不为他邦臣”

据《宋史·杨邦乂传》记载:“杨邦乂,字唏稷,吉州吉水人。少处郡学,目不视非礼,同舍欲隳其守,拉之出,托言故旧家,实娼馆也。邦乂初不疑,酒数行,娼女出,邦乂愕然,疾趋还舍,解其衣冠焚之,流涕自责。

杨邦乂

杨邦乂博通古今,以舍选登进士第,任职十五年中,正值金兵入侵,中原多事之秋,徽、钦二帝被俘,而建康府兵又于建炎元年(1127)叛乱。面对人民流离失所,社会动荡不安的艰难形势,杨邦乂历婺源尉,蕲、庐、建康三郡教授。时任溧阳知县的他,在邑内“除苛政,重教化,均征摇”,并训民为兵,加强民防,整肃治安,以至“在任三年,盗不入境”,邑人“惟恐其去,倾邑请留”。

建炎三年(1129)十月,金兵再次入侵,建康岌岌可危。留守杜充等人投降金帅兀术,杨邦乂迎难而上,奋勇抗敌,但终因寡不敌众,兵败被俘。金人劝其投降,杨邦乂严词拒绝,并咬破手指。在衣服上书写“宁作赵氏鬼,不为他邦臣”。

兀术许他仍做溧阳知县。杨邦乂以头碰柱,鲜血直流,并说:“岂有不畏死而可以利动者?幸速杀我”。兀术派降金的户部尚书李税等多次劝降。十一月二十七日,杨邦乂见李税等人在兀术的宴会上,就当面痛斥:“天子以若捍城,敌至不能抗。更与其宴乐,尚有面目见我乎?”

吉水《忠节杨氏总谱》杨邦乂像

杨邦乂望着他,大骂曰:"若女真图中原,天宁久假汝?行磔汝万段,安得污我!"兀术大怒,竟命刽子手割其舌头,开其胸膛,剜其心脏。杨邦乂在金陵(南京)慷慨就义,年仅四十四岁。

建炎三年(1129年)十二月,宋高宗飘泊于温州、台州(今浙江临海)沿海一带达三四个月之久。其时,岳飞率军转战于建康、广德、溧阳、宜兴、常州等地,不断地给金军以沉重打击。直至建炎四年(1130年),“兀术趋建康,飞设伏牛首山待之,夜令百人黑衣混金营扰之,金兵惊,自相攻击”而大破完颜宗弼,迫退金军,收复建康。

敌兵退去,宋高宗闻知杨邦义壮烈殉难的事迹,即下诏书,“赐田三顷,官为敛葬一,赐谥号膏忠襄”,并下令造墓、建祠、立碑。同时,又“官其四子”。绍兴七年(1137年),枢密院又一次进言,称颂杨邦义“忠节显著”,宋高宗回答:“颜真卿异代忠臣。朕昨已冠其子孙,邦乂为朕死节,不可不厚褒禄,以为忠义之劝。”遂“加赠徽猷阁待制,增赐田三顷”。

熟悉南京的人都知道,离雨花台不远处,有一座桥叫铁心桥。铁心桥名字的由来,就与杨邦乂有关。相传,杨邦乂被处死后,附近百姓出于爱戴,趁夜色悄悄偷其尸体运往韩府山安葬。当尸体运至一座小石桥时,由于路颠桥窄,杨邦乂的心不慎颠落在桥上,人们急忙拾起,发现此心坚硬如铁。为纪念这位民族英雄,人们将此桥命名为铁心桥。现在,铁心桥已不仅是指这座桥了,已成为南京的一方地名。

二忠祠景点说明(摄/王满)

此外,在雨花台还有杨邦乂“剖心处”,位于雨花台土门岗路东雨花台景区内。“剖心处”东临方孝孺墓和李杰墓,现存清同治十二年(1873年)《重建三忠祠》碑、中华民国二十一年(1932年)《宋杨忠襄公剖心》碑、1975年《杨邦乂剖心处迁移记》碑和1976年《杨邦乂剖心处》保护标志碑,此外有石狮一对,以墓碑为中心,周围50米以内为保护区,有保护标志。

忠魂不远,为信念而赴汤蹈火的英烈前仆后继。在杨邦乂英勇就义150年后,一生坎坷却矢志抗元的文天祥在南岭被俘,在被押解往元大都(北京)的途中经过建康(南京),在纪念杨邦乂英勇殉国的《怀忠襄》一诗中表达了对杨邦乂的敬仰之情和殉国之志。

平生王佐心,世运蹈衰末。齐虏谁复封,楚囚讵当脱。

金陵虽怀古,尚友在风烈。褒忠侈遗庙,夫子我先达。

同为江西吉水人,又同处国家风雨飘摇之时,心怀救亡图存,英雄相惜,桎梏在身的文天祥感慨万分。不久,文天祥在元大都慷慨赴死。文天祥殉难后,人们在雨花台纪念杨邦乂的“褒忠祠”内专门辟出专区,来祭祀他,将“褒忠祠”改名“二忠祠”。

文天祥:“文武道不坠,我辈终堂堂”

文天祥,初名云孙。吉州庐陵人。21岁参加科举时,他针对当时宋理宗的嗜欲怠政,反复强调“自强不息”的道理,落笔万言,掷地有声,也因此被理宗钦点状元。此后,文天祥在为官之时,多次批评时政,也因此受到打击报复,三十七岁便被斥责退休。

文天祥

德祐元年(公元1275年)十月,文天祥到平江,元兵已从金陵出发进入常州。文天祥派遣他的将帅朱华、尹玉、麻士龙与张全援助常州,但无济于事,损失惨重。元兵攻入常州,占领了独松关。陈宜中、留梦炎召令文天祥,弃守平江,退守余杭。

德祐二年,南宋官员纷纷逃遁,文天祥临危受命,出任右丞相。但听政的谢太后却无心抗敌。只命文天祥率领要员与元军和谈。文天祥在敌军阵中痛斥降元宋人,元朝统帅伯颜恼羞成怒将文天祥一行扣留。

“厄运一百日,危机九十遭。孤踪落虎口,薄命付鸿毛。”文天祥在被押解过大江之后,历经艰险,总算逃脱。此时临安已经失守,国将不存,文天祥仍心怀救亡之心、再造乾坤之愿,来到福州继续抗元。

然而元军势不可挡,文天祥与掌政者陈宜中、张世杰等人又意见不合,内忧外患之下小朝廷节节败退,景炎二年(公元1277年)福州失陷,南宋浮海南逃广东。文天祥也移至漳州。此后又转战广东。

文天祥

祥兴元年(1278年)十二月,文天祥经过连番激战后,在五坡岭(今广东海丰北)兵败被俘,被解见元将张弘范,挺立不拜。弘范与俱入山,要他为书招降张世杰,文天祥“乃书所过零丁洋诗与之,其末有云‘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崖山海战是南宋亡国前的最后一站,文天祥亲所目击,惨烈之状,无以胜堪。他坐北舟中,向南恸哭,写下“正气扫地山河羞”“唯有孤臣雨泪垂”以表心迹。

此后,他被押解一路北上,到达白沟河南岸,再向北行,跨越界河,即入辽界(指1004年的宋辽分界),他心潮难平,写下了《过白沟河》一诗,在诗中回想在此地殉国的张叔夜,不禁悲从中来,为自己和张叔夜的相同经历,相同境遇。

虽然文天祥与张叔夜生不同时,但他眼前似乎浮现出了张将军裂眦张须,仰天呼号动人心魄的一幕,奋笔疾书,于是有了慷慨激昂的“文武道不坠,我辈终堂堂”之语。

“今日文天祥至此,有死而已,何必多言!”在南宋王朝风雨飘摇之时,文天祥先后四次起兵抗元,欲挽大厦于将倾。他愈败愈战,愈战愈勇,已经成了一面不倒的旗帜。在人们心目中,他不仅是位顶天立地的大英雄,更是不甘屈辱、不当亡国奴的精神支柱。

油画《文天祥过零丁洋》

至元十九年(1282年),元世祖忽必烈问大臣们:“南北宰相孰贤?”群臣奏称:“北人无如耶律楚材,南人无如文天祥。”于是忽必烈下旨,拟授还在狱中的文天祥高官显位。

据《文天祥传》载,至元十九年(1282年)初八日,忽必烈“召天祥至殿中。长揖不拜。左右强之,坚立不为动。极言:‘宋无不道之君,无可吊之民;不幸母老子弱,权臣误国,用舍失宜,北朝用其叛将、叛臣,入其国都,毁其宗社。天祥相宋于再造之时,宋亡矣,天祥当速死,不当久生。’”

忽必烈又授予其中书宰相之位,天祥曰:“天祥为宋状元宰相,宋亡,惟可死,不可生,愿一死足矣。”忽必烈又使谕之曰:“汝不为宰相,则为枢密。”天祥对曰:“一死之外,无可为者。”遂命之退。 明日有奏:“天祥不愿归附,当如其请,赐之死。”麦术丁力赞其决,遂可其奏。”

二忠祠照壁(摄/王满)

元朝君臣敬其忠肝义胆,不忍杀之,便将文天祥软禁在大都的会同馆里,多次派人前去劝降。先是南宋左丞相留梦炎,一见面未曾开言,便被文天祥骂了个狗血喷头,只好抱头鼠窜。接着来的,是被俘的年仅九岁的宋恭帝。文天祥一见小皇帝就痛哭流涕,长跪不起。

文天祥被囚禁三年后,元世祖下令将其处死。至元十九年十二月初九,在行刑前,元世祖两次召见文天祥,对他说:“汝移所以事宋者事我,我当以汝为相。”文天祥仍毫不为所动,说:“受宋恩为相,安肯事二姓!”

天祥将出狱,即为绝笔《自赞》,系之衣带间。其词曰:“孔曰成仁,孟曰取义;惟其义尽,所以仁至。读圣贤书,所学何事!而今而后,庶几无愧!”过市,意气扬扬自若,观者如堵。临刑,从容谓吏曰:“吾事毕矣。”问市人孰为南北,南面再拜就死。俄有使使止之,至则死矣。见闻者无不流涕。

对于文天祥,不仅普通老百姓视之为威武不能屈,富贵不能淫的民族脊梁,就连元代史臣脱脱,也在《宋史》中为其立传,称其“就死如归”,“是其所欲有甚于生者,可不谓之‘仁’哉”。

“名相烈士,合为一传,三千年间,人不两见。”文天祥受之无愧。(华贤东)

热点新闻
精彩推荐
释放进入手凤首页

手机凤凰网 i.ife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