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上河图》中的龙舟竞渡

2017-06-05 15:10
  • T大

仇英《清明上河图》局部

仇英《清明上河图》局部

吴地龙舟纪念伍子胥

明代画家仇英《清明上河图》宫苑部分最为引人注目的就是皇家龙舟的竞渡与竞标活动。

龙舟(船)是指船上画着龙的形状或做成龙状的船,这种船,其实只是长船体,船头或画有龙头,或干脆做成龙头。上古时代,船头通常还做成一种水鸟(鹢)的样子。所以《淮南子·本经训》中说“龙舟鹢首,浮吹以娱”。中国古代各地都有划龙舟、赛龙舟活动,划龙舟或龙舟竞标,初始只是对“水”的恐惧,对龙图腾的崇拜,后多用于禳灾、祭祀,或者甚至就只是为了娱乐活动。江南水乡吴、越二国,本来就是“龙舟”的产地,传说就有吴王夫差在宫苑内开“天池”,造“青龙舟”,“为水嬉”:

“吴王夫差筑姑苏之台,三年乃成,周旋诘屈,横亘五里,崇饰土木,殚耗人力。宫妓数千人,上别立春宵宫,为长夜之饮,造千石酒锺。夫差作天池,池中造青龙舟,舟中盛陈妓乐,日与西施为水嬉。吴王于宫中作海灵馆、婠娃阁、铜沟玉槛,宫之楹槛,皆珠玉饰之。”(任昉《述异记》)

当然,也有说龙舟竞渡乃是源于越王勾践,当年越国为吴国所败,勾践为了报仇复国,暗令水兵苦练水上本领,但又担心泄露真相,便以“龙舟水嬉”掩饰,后来就形成了竞渡习俗。

同样是祭祀,吴地祭祀的是伍子胥,伍子胥辅佐吴王阖闾,富国强兵,但夫差即位后,听信馋言,疏远并最后逼死了伍子胥,还将伍子胥的尸体“盛以鸱夷之器,投之于江(胥江)中”。吴地百姓同情伍子胥,每年都要在胥江等处进行龙舟竞渡,以资纪念。尽管后来关于划龙舟的祭祀和凭吊屈原的说法遍及全国,但吴地的龙舟竞渡的主题,始终是纪念伍子胥。诚如清代朱彝尊《午日吴门观竞渡》诗所说:“尽传迎伍相,不比吊三闾。”

划龙舟最早在三月

另外,后人把划龙舟定于农历端午(五月初五),气候上讲,已属夏季了。说是因为伍子胥自刎或屈原沉江在五月初五。其实,划龙舟早先并不定于夏日。《新唐书·杜亚传》记杜亚任淮西节度使,“方春,南民为竞渡戏。”《月令辑要》卷九引《唐诗纪事》说:“景龙四年四月六日幸兴庆池,观竞渡之戏。”唐代竞渡规模极大,用的就是龙舟。《资治通鉴》卷二百四十三曾有宝历元年(825)夏四月皇帝下诏王播“造竞渡船二十艘”的记载,胡三省注道:“自唐以来,治竞渡船,务为轻驶,前建龙头,后竖龙尾,船之两旁刻为龙鳞而移绘之,谓之龙舟。”《旧唐书·敬宗本纪》记宝历三年(827)三月戊寅,敬宗“幸鱼藻宫,观竞渡”。直到宋代,也还有在春天作龙舟竞渡的,叶梦得《石林燕语》卷五说:“金明池龙舟,太宋时造,每岁春,驾上池必登之。绍圣初,亦尝命别造形制,有加于前,亦号工丽。”《宋史·祀志》就记载太宗于淳化三年(992)三月“幸金明池,命为竞渡之戏”。明代朱延焕《增补武林旧事》卷三甚至说“西湖竞渡自二月八日为始”。至于为什么“三月”偏偏与“五月”会互相混淆,宋代葛立方《韵语阳秋》卷十九有一段解释比较可信:“予观《琴操》云,介子推五月五日焚林而死,故是日不得发火。而《异苑》以谓寒食始禁烟。盖当时五月五日以周官正言之尔,今用夏正,乃三月也。”原来,夏历的三月,是周历的五月,民间难以辨别,多所混淆,至于后来多以五月端午划龙舟,除了附会伍、屈两人忌日之外,主要还是因为民俗以五月为毒月,为驱邪祛毒、禳灾召祥,正宜其时。

明清演变为体育娱乐活动

明清竞渡之事更较前代繁盛,演变成纯粹的体育娱乐活动。《菽园杂记》卷一就记载:“上迎母后幸内沼,看划龙船,炮声不绝,盖宣德以来故事也。”明熹宗朱由校喜欢竞渡之事,也是世人皆知。蒋之翘《天启宫词》:“招招黄帽绣旗冲,三翼乘流羯鼓从。何用船头鳞鬣话,中央万乘是真龙。”并有注:“五月苑中竞渡,上亲御龙舟挝鼓。”民间龙舟竞渡、竞标自更兴盛,苏州尤为突出,顾禄《清嘉录》卷五说:“龙舟,阊、胥两门,南、北两濠及枫桥西路水滨皆有之,各占一色。四角枋柱,扬旌拽旗。”这就是说,不单在胥门外胥江,在运河阊胥段、阊门南濠、北濠以及上塘河甚至枫桥以西河面上,都有龙舟竞渡、竞标活动(注)。

至于凤舟、虎舟,也史有记载,元明人传摹唐李昭道《阿房宫图卷》上,就既有龙舟,又有凤舟,装饰华美。孟元老《东京梦华录》卷七还详细记载了大小龙船、虎头船、飞鱼船、鳅鱼船竞渡、竞标场面。

檀萃《粤囊》有记广东番禺“龙舟以吊大夫,凤船以奉天后”的场面,特别对凤舟的介绍十分详细:“庚午之夏,番禺石桥村人醵万金制凤船,长十丈,阔丈三,首尾高举,两舷垂翼为舒敛,背负殿宇,以奉天后,游各水乡。……于时士女骈集,各乘彩舟,镜幌珠帘,随风绮靡,往看终日,移兴忘归。”

长卷河中画有龙舟三艘,凤舟一艘,虎舟一艘,都画得相当精致,反映的是明代上层社会水上活动场面;同时,在描绘皇家内宫时,什么人都画到了,就是万岁爷不画。这实在是个好主意。因为他深知天姿难描,天心难测,天威难量,一旦冒犯天颜,雷霆大怒之下,什么都化为齑粉。

注:清蒲松龄《聊斋志异》卷十一《晚霞》虽是小说,却反映了江南龙舟竞标故事,小说中就有这样描述:“吴越间有斗龙之戏,刳木为龙,绘鳞甲,饰以金碧,上为雕甍朱槛,帆旌皆以锦绣;舟末为龙尾,高丈余,以布索引木板下垂,有童坐板上,颠倒滚跌,作诸巧剧。”诗人石方洛《龙船》也用“龙船之高高于谷,龙船之长长十拓。”“船头船尾台高矗,俊儿上驾青丝路”等诗句极言其盛。

但因为是想象,也自带有了仇英这位长期生活在苏州的民俗画家所特有的思维程式。

例如:常人画皇家游船,总是画龙舟,而仇英却画有凤舟,划龙舟的是太监,玩凤舟(图中似是用竹篱撑行)的自是宫女,若换成太监撑凤舟,就不合适了。反过来,若是由宫女们划龙舟,似也不合宫廷礼仪。

画家之所以大胆画了宫女撑行凤舟,显然是见惯了江南农船、渔船中多有女子摇船、划船、撑船的生活生产场面。特别是采菱、采莼菜,多为女子操作,而渔家小船中,更多“夫妻档”。这都是特具江南特点的风情。

《红楼梦》第四十回讲到贾母、王夫人、薛姨妈、刘姥姥等以及迎春姐妹们、贾宝玉、林黛玉等一帮人乘两条船(棠木舫)时,特意提出撑船的就是“姑苏选来的几个驾娘”,驾娘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船娘,姑苏船娘自古就活跃于苏州城乡各种驾驭舟船的行当之中,这是苏州社会生产活动中的一大特点,也是文人眼中令人注目的民间风情。

因此,也可以说:长卷宫苑段描绘的龙舟竞渡或龙舟竞标画面,其实反映的正是江南吴地特别是苏州地区传统的龙船竞渡、竞标活动。令人欣喜的是,该项传统活动近年来不仅有所恢复,更有了长足的发展,不仅在城西胥江、太湖,甚至在城东“洋苏州”工业园区的金鸡湖上,也年复一年地呈现龙船竞渡的盛况,意味深长的是,金鸡湖上积极参与竞渡的,还有众多金发碧眼、兴高采烈的海外朋友,为传统的龙舟竞渡、竞标活动注入了令人惊喜的国际元素、当代气息。

热点新闻
精彩推荐
释放进入手凤首页

手机凤凰网 i.ife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