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文化日历 | 潘光旦——特立独行一书生

2017-12-05 17:13
  • T大

(顾毓琇(中),闻一多(左),潘光旦(右))

潘光旦是百年中国学术图景中“特立独行”的一位巨子,可视为老清华社会学系的灵魂人物。

作为一代社会学名家,潘光旦曾经提出“人文史观”。该学说的主旨是说,人才的成长,依托于社会环境和个人禀赋。

潘光旦在清华社会学系教书18年,教授《家庭演化《西洋社会思想史》等6门课程。本着学人议政的传统,抨击时弊,激浊扬清。

他一生与清华的缘分,用梅贻琦校长“生斯长斯,吾爱吾庐”来形容,很是恰当。

14岁入清华学校,23岁公费赴美游学,35岁回到清华,长期执教。潘光旦与清华的关联共达31年,可谓半生清华。

“双拐”硕士

潘光旦诞生于风雨飘摇的晚清,十二岁遭逢鼎革,历史大变局的洗礼,注定他这一代士子必有大的担当和使命。

潘光旦的父亲潘鸿鼎先生为戊戌科(1898年)进士,曾任翰林院编修,属于梁启超一流的开明派。潘光旦就毕业于父亲创设的洋学堂,喜爱英语。

推究成名后的潘光旦,之所以中西会通,古今贯通,文理融通,实在渗透着老先生的心血。潘鸿鼎1913年英年早逝,同年,潘光旦入清华学校。他开始了人生的奋斗历程。

在清华,潘光旦不仅参与了“丄社”,结识了挚友吴泽霖、闻一多;而且,得遇名师梁启超。梁先生对潘光旦的《小青事考》一文,给以褒扬,赞扬他思维缜密,具有科学和人文双重素养。老先生谆谆告诫,不要向自己学习,泛滥无归。

同时,命运也在试探潘光旦是否具有坚强意志。潘光旦1915年的一次跳高,伤及右腿。1916年1月不得已锯掉大腿。从此,识别潘光旦,具有了标志性符号———双拐。1922年他留洋的时候,还曾遇到主事者谐谑:要是连你也能赴美,美国人还以为中国两条腿的人不够多。

但是潘光旦心境依然淡定、宁静。他拄着双拐,到了美利坚,先后就读于达特茅斯学院和哥伦比亚大学,围绕着生物学,进行着广泛的人文阅读和思考。1926年硕士毕业,迫不及待地拄着双拐回国。中国人文学界,一颗闪闪发光的巨星,就这样蓬勃升起。

著书立说

在上海八年,潘光旦收获了爱情和友谊。夫人赵瑞云女士,乃职业女性,婚后相夫教子,育有四个女儿。潘先生和太太恩爱和睦,人称没有任何家庭问题的社会学家。

潘光旦诚恳待人,在学术界是出了名的。他常与朋友探讨学问,切磋诗文。胡适、梁实秋、徐志摩、闻一多、余上沅,这些新月社大将,都是潘光旦的知己。据潘先生西南联大时期的弟子韩明谟介绍,以上好友都曾在潘家住过。

新月社几位朋友,机缘巧合,于上世纪三十年代回到北平,在文化古城,为中国文化的更新,呕心沥血,书写着厚重的传奇。

胡适1930年底到北京大学,闻一多1932年到母校清华;梁实秋和潘光旦也于1934年汇聚北平。梁氏担任北大研究教授,潘光旦担任清华社会学系教授。

手握烟斗,与友人娓娓而谈的潘光旦,从容恬淡,博览群书,著书立说。1936年,他接替吴景超,成为清华教务长。风雨飘摇的北平,面对频繁的学潮,身强体健的学者,尚且不易支撑,那么,潘光旦的能量到底来自哪里?

循循善诱

潘氏到清华时,社会学系的学生寥寥无几,只有一位硕士研究生。当时这位学生已经学习了一年。1935年毕业时,潘光旦出席了这位学生的论文答辩。在以后漫长的岁月中,他与这位学生成了生死之交。学生的名字叫费孝通。

潘光旦先生到清华时,除了俄侨史禄国先生,与陈达、吴景超、李景汉三位先生,坦诚相见,相得甚欢,为社会学的本土化,贡献巨大。李景汉先生与潘先生,同年入住清华园,以《定县社会概况调查》闻名;吴景超先生学问延续芝加哥学派的路数,为城市社会学名家;陈达先生乃清华社会学系的创系主任,国际知名的劳工和人口问题专家。

由于具有丰厚的学术滋养,宽阔的文化胸襟,也因与生俱来的诚恳和厚道,潘光旦对于各种文化,具有同情的理解和温情的敬意,成长为一代文化通儒。《中国伶人血缘之研究》、《明清两代嘉兴的望族》,思接千载,视通万里,立论通达,见解精辟。

在98岁的刘绪贻先生眼中,恩师潘光旦博学、济世、宽容、风趣。西南联大时期,潘光旦在课堂上力主妇女职责当以家庭为重,受到学生当堂批判,认为潘先生的观点属于“封建余孽”。潘先生依然笑呵呵,循循善诱,耐心解释。

“文革”当中潘光旦被打为“右派”,被抄家、批斗。他成为危重病人,却得不到任何治疗。

1967年6月10日,一代通儒,病死于费孝通的怀抱之中。中国社会学的薪火,以一种独特的方式,得以在代际之间继替。(文章摘录《新京报》)

热点新闻
精彩推荐
释放进入手凤首页

手机凤凰网 i.ife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