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花台烈士纪念馆|设计师:展陈创新 讲活烈士故事
- T大
导语:雨花台是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人和爱国志士的集中殉难地,在这里牺牲的烈士数以万计。如今,在苍松翠柏成荫、碧水青山环绕中,造型古朴典雅的雨花台烈士纪念馆掩映其中,向每一位游人默默诉说着80余年前雨花英魂们与河山共存的壮烈故事,诠释着信仰的力量。
“见人见物见精神”。2018年1月,经过9个多月的紧张筹备,改陈升级后的雨花台烈士纪念馆共展陈了179位雨花英烈的生平事迹,即将正式向公众开放。在此之前,凤凰网江苏采访了多位参与新馆建设的亲历者,由他们讲述新馆设计与建设背后的故事,诠释每个人心中的雨花英烈精神。
为期5个多月的南京雨花台烈士纪念馆陈列升级改造已经接近尾声。在原建筑的基础上,新陈列对馆内空间进行了全新的规划,首次分割出了冥想厅、缅怀厅、星光厅、放映厅等运用声光技术实现交互体验的展览空间。陈列开放前,凤凰江苏在新展厅采访了设计承接单位天图设计公司设计师王凯,提前体验全新展览。
图为王凯在介绍展厅
新时代对红色教育提出了新要求,在新技术的支持下,如何用现代化的诠释手段凸显烈士精神,是对红色主题展览设计的最大挑战。王凯介绍说:“如何让这些感人的故事通过展示语言让它有血有肉、让人们有一种从生理到心理的感应和感悟,是我们和馆方、专家深入探讨的问题。”
“总归起来就是要创新。”王凯说,“根据这一定位,我们从设计格局定位、专业手段等各方面进行了带有融合性、突破性的创新,形成了这一展览的陈展体系。”
光明:暖色调布展突出精神光亮
走进展览序厅,首先看到的就是“信仰的力量”五个红色立体大字。在白色背景的烘托之下,鲜艳的立体字构成了展厅内的第一重视觉冲击。“根据原有的空间,我们在立体字周围设计了12块丰碑,10块写满了死难烈士姓名,还有两块无字碑,象征无名烈士事迹。”设计师王凯介绍说,“这每一个名字背后,都有一个鲜活的故事,这些故事共同的内核,就是信仰的力量。”
图为序厅
驻足序厅,红与白的色调搭配,不同于传统纪念馆的幽暗沉重,新展序厅给人的直观感受就是“明亮”。深入内部,情景交融,烈士牺牲性命换来的光明,就环绕在我们身边。王凯认为,烈士纪念空间突出的是精神,因而布展不宜过多营造沉重感和压抑感,“不能让观众畏惧,不能让观众不敢来雨花台”。
消减恐惧感,突出精神光亮,设计团队在灯光配色方面相当考究。“我们展厅地板采用的是黄色,布展框架结构是红色。我们的配色都很明亮,营造恢弘的效果,不让观众产生畏惧感。”
展厅内部的空间分隔和展板框架,都选了金属锈板作为原材料。王凯介绍,在板材的选择上,设计师们费了很多心思,最终才选用了色彩和硬度都最为贴合主题的金属锈板。“金属象征钢筋铁骨,红色象征雨花英烈血肉筑长城的红色精神。”从展览入口、楼梯,红色锈板一直延伸到展览尾声部分。“这既是一条烈士走过的路,也是一条指引后人的路。”
陈列中,每一处灯光的亮度、角度,采用的灯具种类,也都是在不断的讨论、调试中完善。
采访中,走到尚未完工的展厅,哪里打光过亮了,哪里过暗了,王凯及时跟设计团队指出,不断打磨展览细节。
体验:驻足点让观众与烈士对话
幽暗的囚室中,一束光透过铁窗照到邓中夏的床上;弹痕斑斑的刑场上,北平五烈士英勇就义前的背影被囚车灯光拉得很高很高;监狱中,史砚芬留下的绘有向往光明的插图手札……走进展厅,总有那么几个地方,让参观者想要停下脚步。这就是设计师们精心埋下的“驻足点”,也是设计师用设计语言提炼出的烈士事迹中最令人动容之处。
图为北平五烈士场景复原
传统的红色主题陈列,几乎全是单一的说教模式,观众只能透过几块展板了解烈士的生平事迹。一个展览逛下来,信息量虽然大,但只是扩充了知识,而没有抓住观众的情感,难以引发精神触动和心灵对话。改造空间,借鉴艺术品布展设计理念和现代声光电技术,营造出观众感知与烈士事迹的交互、共鸣,是红色主题展改进的方向。
“有个烈士的事迹真的很令人感动,他牺牲前说了一句‘我还没有谈过恋爱’。他和现在的年轻人都是一样的,有着一样的愿望。但为了革命事业,早早献出了年轻的生命。”讲到这里,王凯沉默了一会,显然是再次为这个年轻生命的消逝而动容。王凯告诉我们,作为设计团队,就是要突出这样的故事。用生活化的场景复原和朴实的烈士语录、特色照片陈列等方式,超越脸谱化叙事,让每一个烈士的事迹都鲜活起来。
交互:声光技术打造感悟空间
展览馆建筑相对老旧,但王凯的设计团队还是创新空间运用方式。用双面柜等形式高效陈展,节省出的展馆空间打造成冥想厅、星光厅、缅怀厅等交互空间。
走入冥想厅,投影仪开始放映一部新制作的主题短片。烈士事迹、红色元素用铅笔素描的效果呈现出来,冷峻的黑白画面和音乐渲染,让观众在这个相对狭小的空间内,隔绝喧嚣,与烈士对话。
星光厅中,抬头仰望,一幅幅烈士的照片会从四面的LED墙上升起,汇成星海。长夜,黑暗,星空,光明……在这个空间内,烈士升华,照亮黑暗。“这是一个必须要抬头仰视烈士的空间。也是象征,牺牲的烈士并没有离我们远去,而是在天上看着我们。”
图为缅怀厅
走到缅怀厅,展览已接近尾声。在这个空间内,设计团队选择烈士的遗物做成一个个小型纪念碑。当观众走入这个空间时,感应机关触动,纪念碑下的屏幕上会出现团团烈火的虚像,象征雨花英烈在烈火中永生。“这个空间其实并不大,实体的小纪念碑只有几座,但通过四周的镜面设置,让这个小空间获得了无限延伸,营造出无数烈士前赴后继的观感。”在这些全新设计的陈列空间中,主题、光影、精神和音乐渲染合为一体,注重交互体验,意蕴无穷。
王凯透露,新展厅开放后,线上实景展览、观展APP等辅助展览平台也将陆续推出。永远的精神高地雨花台,将以更加亲民平和的方式,在新时代讲好英烈故事。(邬楠 杨倩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