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两千年的立式说唱俑 余音犹绕梁(图)
- T大
东汉执锸俑
东汉立式说唱陶俑
《盛世余音》陶俑重现汉代音乐舞蹈
东汉击鼓说唱俑(复制件)
面带微笑的东汉庖厨俑(本组图片摄影 陈羽啸)
何为“风物”?该词最早见于东晋诗人陶渊明《游斜川》诗序:“ 天气澄和,风物闲美。”此处的“风物”,意为风光景物,这是本义。但我们要讲的“风物”,却是风俗遗物、民间古艺等之意。
几千年的古蜀,孕育了内涵丰富的文明。古蜀文明是一座挖之不竭的富矿,古今中外多少学者穷其一生,都难以窥之一二。弱水三千,只取一瓢。我们以“ 风物”为名作文,拟从文物、古迹、风俗、技艺等物质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着手,分为系列,为您讲述古蜀文明的文化与故事。
1造型夸张的说唱俑
87岁的四川省文化厅离休干部高文,对川博的这尊立式说唱俑记忆犹新。
这个身高66.5厘米的说唱俑,1963年12月从郫县宋家林汉代砖室墓出土时异常残破,后经考古工作者修复,才还原了本来的面目。
此后50多年里,高文只要走进四川博物院,就要去展厅里看看这尊泥质灰陶说唱俑。
上世纪80年代,这尊说唱俑到日本广岛,美国旧金山、纽约、华盛顿、底特律等地巡回展览,将巴蜀民间说唱艺术的风采传播到了海外,成为最受欢迎的展品之一。“我陪伴说唱俑在日本、美国长途跋涉,建立了深厚的感情。但凡遇到要向外宾介绍时,说唱俑必定是重点。它生动形象的艺术特色,令外国人赞不绝口。”
这尊东汉说唱俑,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都不同凡响。
这位说唱艺人,头向右侧略偏,头顶上有个小椎髻,双目微闭,歪嘴吐舌,嘴巴朝右歪斜而舌头向左吐卷,面部表情非常奇特。站姿扭曲,两肩上耸,双手下垂,左手托小鼓,右手执槌欲击。腰向前屈,屁股后翘,突出的腹部像一个大鼓。从服饰上看,他上身赤裸,下身着裤,宽肥的长裤垂至臀下,似有继续下落之势。
在高文的印象中,四川先后出土了11个汉代说唱俑,造型都别具特色,神态各异,妙趣横生。
天回山出土的击鼓说唱俑,同样袒胸露腹,着裤赤足,左臂环抱一扁鼓,右手举槌欲击,张口笑逐颜开。
新都博物馆的镇馆之宝,是一尊身高48厘米的红陶说唱俑。这个体态矮胖的说唱艺人,面部刻画十分传神,额前有几道深深的皱纹,说明其年龄应该不小,与头上簪花、眯眼嬉笑的形象形成强烈的反差萌。
绵阳出土的说唱俑,细节十分逼真,连大肚子上凹陷的肚脐眼,都纤毫毕现。
“这些说唱俑,个个都是艺术精品。它们既夸张生动,又给人以极真实的艺术感受。透过这些陶俑,我们可以看到东汉四川民间雕塑家们严肃认真的创作态度,他们用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相结合的创作手法,将精湛的技巧和古朴的匠心融于一俑,把说唱人刻画得惟妙惟肖、栩栩如生。”高文评价道。
提起四川的市井文化,巴蜀笑星李伯清无疑是最鲜明的符号。据说,他在茶馆里用成都话散打家长里短的时候,一屋子搓麻将的茶客们,宁可放着清一色不和牌,也要伸长脖子听他摆龙门阵。
早在2000年前的东汉时期,也有和李伯清一样爱扯把子的说唱艺人,他们被叫作俳优(pái yōu)。他们用戏谑、滑稽、夸张的表演,甚至一边击鼓一边唱歌,博得主人和宾客的欢笑。无论是中学历史课本,还是博物馆里的陶俑、画像砖,都有诙谐幽默的说唱艺人的身影。这种说唱俑也有地域偏好,目前仅在四川地区有出土,定格了汉代四川说唱艺人的笑脸。
“惟妙惟肖的说唱俑,记录了2000年前四川说唱艺人的形象。它不仅是炉火纯青的汉代陶俑塑造艺术的代表,从某种程度而言,也是如今的谐剧、金钱板、散打等四川曲艺的鼻祖。”四川博物院副院长谢志成介绍,东汉说唱俑中,有两个“明星”都是国宝级的国家一级文物:一是1957年出土于成都天回山的击鼓说唱俑,现藏于中国国家博物馆;另一个是1963年出土于郫县的立式说唱俑,即便跨越千年,仍在四川博物院的展厅里想与观众继续摆龙门阵。
2作俑始于春秋战国
有一个跟俑相关的成语叫始作俑者,比喻第一个做坏事的人,或某种恶劣风气的创始人。
当我们在使用这个成语的时候,是否想过,最早的俑出现于什么时候呢?
这个成语出自《孟子·梁惠王上》:“仲尼曰:始作俑者,其无后乎?为其象而用之也。”
有一次,孟子和梁惠王谈论治国之道,聊到孔子的一个观点:用人偶来代替活人殉葬尚且不可为之,又怎么能让老百姓活活饿死呢?
在《礼记·檀弓下》也有关于俑的记述:“涂车刍灵,自古有之,明器之道也。孔子谓为刍灵者善,谓为俑者不仁,殆乎用人乎哉?”
由此可见,古人用来代替活人殉葬的人偶,最迟在孔子生活的春秋晚期就已流行了。
俑的出现,是社会文明进步的一种表现。
奴隶制时代,动辄杀数十、数百人殉葬的制度,令人望而生畏。进入封建社会后,这种残酷的殉葬制度逐渐被废止。
“从社会发展史来看,俑是解放生产力的体现。在夏、商奴隶制时代,用活人与牲畜殉葬。周代则有了改变。俑从东周墓中出现,秦汉至隋唐盛行,北宋后逐渐衰落,但仍沿用到元明时期,清初以后消失。”谢志成介绍,从作俑的材料来看,以木、陶为主,也有瓷、石或金属制品。
西汉时,陶俑逐渐替代了木俑,宋代后纸明器开始流行,陶、木、石质的俑开始渐渐减少。
不过,从出土文物的数量来看,陶俑的数量最多。这是因为木俑埋于地下容易腐烂,石俑难以大量加工批量生产,金属俑制作费时费工、成本高昂。
相比之下,陶俑不仅烧制容易,可以批量生产,还能长久保存,所以成为中国古代陪葬俑的主流。
有趣的是,到了汉代,陶俑已经开始批量化生产了。有些出土的陶俑长得几乎一模一样,只是清晰度有所不同。有的陶俑分为头、身两处,中间靠木棍连接。
根据这些细节可以推测,工匠们很有可能提前做好了模子,用模子来批量化生产陶俑成品,或生产出不同的头和身体再自由组合。
再进一步推测,陶俑烧制在当时可能已成产业,有专门的工匠和作坊进行生产。
3秦始皇倡优成千
春秋战国时期,说唱已是成熟的职业,从事该职业者被称作俳优。
他们侍奉君主,以说唱耍宝的方式,为君主打发无聊时光。特别是在宫廷宴会上,俳优往往必不可少,他们以幽默的话语、滑稽的表演,博得宾客欢笑。助兴起哄,是他们的拿手好戏。
秦汉时,蓄养俳优之风盛行。秦始皇统一天下后,“修离宫数百所,倡优成千”,大兴娱乐。
到汉代,俳优表演已到了无处不在的程度,皇室贵族、富豪、官吏等,大批蓄养俳优,宫廷和民间人士都很爱看他们的表演。东汉班固在《汉书》中,就有对“击鼓歌吹作俳优”热闹场面的记载。
汉代的俳优,不仅擅长说唱表演,一边击鼓一边歌唱,还会利用调侃、讽刺的语言艺术,即兴发挥,博得宾主的欢笑。
这样的表演风格,有点类似现在的谐剧和脱口秀,甚至有点像嘻哈说唱歌手。
遥想2000年前,一个袒胸露腹的俳优,身着松垮垮的服装走来,一边敲鼓伴奏,一边用歌曲串烧时下的热点话题,你会不会张口就问:“你有freestyle吗?”(freestyle,网络流行词汇,意为即兴说唱。)
这样的说唱艺人,身体有些缺陷,甚至大部分人是侏儒。出土的说唱俑可以证明这一现象,无论是川博的立式说唱俑,还是击鼓说唱俑,如果以鼓和鼓锤作为参照物,就可看出,说唱艺人头大、腹大而身材矮小。
不过,这种天生畸形的身体,在古代被上流社会专门拿来取乐。《汉书·徐乐传》中记载,汉武帝“俳优侏儒之笑,不乏于前”。
皇帝喜欢看俳优表演,富贵人家自然上行下效。不仅丞相田蚡“爱倡优巧匠之属”,桓宽《盐铁论·散不足》也记载“富者祈名岳、望山川。椎牛击鼓,戏倡儛像”。
四川出土了许多类似的汉代说唱俑,说明当时蜀地俳优说唱表演就像现在听李伯清散打一样流行。
在汉代画像砖上,宴饮百戏图中也有一些身材粗短、上身赤裸、动作滑稽的表演者,与歌伎、杂耍和抚琴者一起,为宾客饮酒助兴。
在川博馆藏的一座汉代陶楼中,如果你仔细观察,会看到楼上立着一个迷你版的说唱俑正在演出,由此推断,这个陶楼极有可能是戏楼。
这些文物,都佐证了俳优表演在当时曾风靡一时。难怪史学家司马迁对俳优有很高的评价,在《史记》中专辟《滑稽列传》,浓墨重彩地为俳优著书立传。
4优旃,善于讽谏的俳优
有的俳优并不甘心只做艺术家、仅仅为君主贵族耍宝逗乐。
有的俳优很有雄韬伟略,善于利用亲近君主的特殊身份,凭借三寸不烂之舌,在取悦君主的同时,对其错误的想法进行巧谏。某种程度上,俳优充当了言官的角色。
优旃,就是当时有名的俳优。司马迁在《史记·滑稽列传》中,记载了《优旃反语谏秦皇》的故事:“优旃者,秦倡,侏儒也。善为笑言,然合于大道。”
优旃虽是一个没有文化的侏儒,在秦国做俳优时,社会地位十分低下,只不过是秦始皇豢养的一个艺人,专供宫廷表演取乐之用。
就是这样一个不起眼的小人物,不仅能言善辩,也能仗义直言,凭借幽默的语言功力劝谏秦始皇和秦二世,总能屡试不爽。
一次,秦始皇举行宫廷酒宴,天降大雨,优旃奉命前来表演助兴。他看到殿阶下的卫兵们被淋得像落汤鸡一样狼狈不堪,心生怜悯。
宴会上,觥筹交错,秦始皇兴致颇高。优旃表演完节目,佯装嘲笑卫兵说:“你们长得高大有何好处?连我都不如。你们只能站在露天淋雨,我虽然矮小,却能有幸坐在殿内休息。”
秦始皇一听他的“旁敲侧击”,立刻意识到自己的疏忽,于是准许卫兵减半值勤,轮换到宫殿警卫。
优旃就像皇帝肚子里的蛔虫,敢于大胆揣测圣意,也会用“以退为进”的办法给皇帝递个台阶。
当然,作为史上著名的俳优,他的本事远非这些雕虫小技。他还成功劝阻了秦始皇和秦二世骄奢淫逸、脑洞大开的计划。
秦始皇曾计划大兴苑囿,东到函谷关,西到宝鸡,用一大片土地来狩猎狂欢。明眼人都能看明白,这样不仅会浪费百姓的耕地,还会消耗巨额财政。尽管大臣们极力反对,但秦始皇却一意孤行。
优旃却为这一行为点赞:等猎场修好后,多养些飞禽走兽,如果敌人从东方进犯长安,放出麋鹿,用角就能把他们顶回去。
秦始皇听后哈哈大笑,打消了这个念头。
秦二世胡亥即位后,论骄奢残暴,比他老爹有过之而无不及。
有一天,胡亥脑洞大开,想用漆料装饰整个咸阳城。优旃“顺杆爬”说,这个主意好极了,整个咸阳城都被涂上了漆,不仅漂亮,连敌人都爬不上来。
优旃继续“补刀”说,漆料最怕暴晒,最好再建一座大房子,将漆好的城墙装进去阴干。
胡亥一听,只好露出一个尴尬又不失礼貌的微笑,打消了这个荒唐的念头。
5面带微笑的四川造陶俑
四川博物院首席专家魏学峰,提起四川出土的汉代陶俑就赞不绝口,为古代四川的能工巧匠伸出大拇指。
在魏学峰看来,俑和画像砖、汉阙并称为“四川汉代艺术的三大高峰”。陶俑主要出土于四川的崖墓,它的产生和当时厚葬风气有关,也跟道教的“羽化升天”思想有关。
汉代人“事死如事生”,墓主人生前衣食无忧,陪葬品里也会有陶井、陶田、陶鸡、陶猪;墓主人生前喜好宴饮百戏,陪葬品里就会有说唱俑、抚琴俑、歌舞俑,家人希望他到了另一个世界,仍然能欣赏到说唱百戏表演。
尽管全国各地都出土了许多汉代陶俑,但四川陶俑与之相比,不仅具有浓厚的生活气息,而且全都面带微笑,眉目疏展。
走进川博汉代陶石馆,那一排排笑容恬淡的说唱俑、哺乳俑、执锸俑、庖厨俑,都是欢喜的笑脸,几乎没有怒目而视或痛苦的表情,瞬间将人带进那个生活富足、安居乐业的汉代天府之国。
如果说汉代陶俑是凝固了的汉代生活,那么,透过种类繁多的四川造汉陶俑,我们能拼接出一个立体的汉代四川市井生活场景:
庖厨俑面前的案板上摆着鸡、鸭、鱼、鳖、羊头等食材,甚至还装着一个饺子;执锸俑手里拿着农具,腰里别了一把刀,寓意佃户和家兵的双重身份;系着绳子身着装饰品的陶狗,意味着汉代四川人有钱有闲,养起了宠物狗。
种类繁多的陶俑中,幽默、诙谐、生动的说唱俑,是四川独有的石刻艺术,也是汉代艺术的巅峰之作。无论在文博界还是老百姓的心中,都将其奉为国宝。
首先,说唱俑十分稀有,除四川地区有出土,其他地方再无分店;其次,说唱俑记载了汉代四川的民风民情,川人乐观向上、生活富足、文化底蕴深厚,从小小的陶俑上得以窥见;最后,这种石刻艺术十分传神,做工朴拙无华,却能抓住诙谐幽默、乐观向上的表情,工匠技术之高不言而喻。
有趣的是,朱成石刻艺术馆馆长、雕刻艺术家朱成,数十年前一睹说唱俑的风采后,就被其夸张诙谐的表情深深打动。他由衷感叹,说唱俑是大师级的作品,当时的四川手艺人“完全具有大国工匠的水平”。
朱成年近七旬,从事雕塑30多年。一开始,他只是出于兴趣收藏,时间久了,他渐渐发现别人避之不及的冥器,其实是艺术珍品。“陶俑是汉代工匠的自由表达,几乎不受宗教、模板等条条框框的限制,工匠创作人格化而非神格化,陶俑形象活泼生动,值得细细品味。”
这位雕塑艺术家反复使用浑然天成、栩栩如生来评价说唱俑。尽管他手中的刻刀曾雕刻出无数精品力作,但他坦言,说唱俑是汉代石刻艺术的巅峰之作,同一题材很难超越,“我们没有生活在汉代,没经历过特定的生活场景和时代特征,只能去膜拜前人的作品,根本无法复制这种工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