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印花加盖小字“當壹圆”、蓝军邮……探秘邮展上的珍邮

2018-05-12 12:31 凤凰网江苏综合
  • T大

5月11日,第18届中华全国集邮展览在常州开幕。在众多展品中,中国邮政邮票博物馆、珍邮馆的众多珍品邮票吸引了现场邮迷的注意。

展馆现场(摄影/胡潇)

红印花加盖小字“當壹圆”邮票

红印花加盖票发行于1897年。其中的小字“當壹圆”邮票是中国早期珍罕邮票。相传最初只试盖了两整张(每张25枚)计50枚。由于邮政当局嫌加盖字体过小,决定改用大字“當壹圆”字模,故加盖小字的被称为小字“當壹圆”。因加盖的数量稀少,经过一百多年的世事变迁,目前流传存世的仅有约32枚。加盖八卦邮戳的销印票仅此一枚为世界孤品。此枚邮票也是中国邮政邮票博物馆的镇馆之宝。

纪20伟大的苏联十月革命三十五周年纪念邮票(错版票) 4枚

为纪念十月革命35周年,中国计划发行“伟大的苏联十月革命三十五周年纪念”邮票。志号“纪20”,全套4枚,孙传哲设计。这套邮票在印制中,由于邮票名称反复修改,印制受到影响,便将发行日期由1952年11月7日改为1953年2月14日中苏友好互助同盟条约签定两周年纪念日。

上海邮电部门收到邮电部发布邮票改期发行的通令后,对邮票名称“伟大的苏联十月革命三十五周年纪念”提出了意见。邮政总局立即请示中共中央宣传部,得到的答复为:纪念十月革命已有规定口号,并无“苏联”2字,因为是先进行十月革命,然后才有“苏联”;邮票如未出售,应停止发售。邮电部立即急电全国各地邮电局,停止发售该套邮票。当时湖南衡阳等邮局因故未及时收到停售通知,结果发售了约半个月时间。这套错版票流出量很少,成为中华人民共和国邮票中的珍品。1953年10月5日,中国正式发行的“纪20”邮票,名称修改为“伟大的十月革命三十五周年纪念”。

军1 军人贴用邮票3枚

1953年邮电部与解放军通信部商定:为了优待军人免费寄信,决定由邮电部发行一套“军人贴用”邮票。图案以“八一”军徽为主图,下面印有“军人贴用”等字样,全套三枚。

“军人贴用”邮票发行使用很短的时间后,因发现使用范围难以控制,故停用收回并销毁,其中的蓝色军人贴用邮票俗称“蓝军邮”未及下发即被销毁,因此存世量极少,是新中国邮票中的珍品。

首都名胜“天空光芒四射”邮票(未发行)

特15中的首都名胜“天空光芒四射”邮票俗称“天安门放光芒”邮票,邮票采用天安门图案,意在表现天安门早晨的壮丽景色,但由于印刷效果欠佳,图案中天安门上空形成了一道道直射的的光芒,十分刺眼。因此这枚邮票未正式发行,并于1957年2月20日重新印制发行了一枚天安门图邮票。因为当时在国内个别省份的邮局违章提前出售,使得“天安门放光芒”邮票流出,成为新中国邮票中罕见的珍品。

纪92 古代科学家(第二组)蔡伦(公元前、错版票)

1962年12月1日我国邮电部发行一套纪92《中国古代科学家》(第二组)纪念邮票,全套共8枚,介绍古代科学家,即:东汉的蔡伦(造纸)、唐代的孙思邈(医药)、宋代的沈括(地质)、元代的郭守敬(天文)。在邮票上,每位科学家的名字下面都注有生卒年份和朝代。

蔡伦是东汉时期我国著名的科学家他发明了造纸术,享有“蔡侯纸”之称。他的生年难以考证,故在邮票上写为“蔡伦(公元?~一二一)汉”。

此票是纪92《中国古代科学家》(第二组)第一图蔡伦像多一“前”字的子模变体。邮票左上角印有科学家姓名及生卒年份、朝代,应为“蔡伦(公元?--- 一二一)汉”,这一子模变体为“蔡伦(公元前?--- 一二一)汉”。

T46 庚申年邮票及原图

1980年2月15日,邮票发行部门精心策划的T.46“庚申年”邮票终于问世。著名画家黄永玉以水墨画创作的金丝猴翘首端坐、活泼俏皮、惹人喜爱。姜伟杰的雕刻,布线灵动、力道深厚,对邮票原作给予了准确完美的把握和表现。

T46“庚申年”邮票的发行,揭开了中国生肖邮票系列的序幕。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生肖系列邮票得以登上方寸之地,是邮票发行工作解除思想禁锢,注重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宣传的最好体现。

大龙宽边五分银全张

1878年,中国海关试办邮政发行了中国第一套邮票大龙邮票。

大龙邮票子横系手工逐枚刻制.由上海海关造册处印制。全套共有3种面值,币制为关平银,1分银为绿色,3分银为红色,5分银为黄色, 采用凸版印刷,有背胶。先后分三期印制、发行。根据票幅和纸张等特征分为薄纸大龙、宽边大龙和厚纸大龙。

其中宽边大龙为1882年第二期印制。图框间距约45-5.0mm,纸张比较复杂,有的脆薄而易裂损。因纸张尺寸关系,3分银全张改为15(5*3)枚,除3分银外,另外两种印量较少。5分银新票存世尤少,为名贵品,俗称“黄5分”,

全张新票为孤品,原为美国收藏家施塔少校所藏,曾被中国著名集邮家周今觉誉为“西半球最罕贵之华邮”。1991年9月,这件孤品在英国苏富比公司拍卖,被香港集邮家林文琰以37.4万英镑买得,使这件流落在外的中国第一珍邮荣归故里。

2010年,林文琐先生将阔边大龙5分银全张转让给上海集邮家丁劲松。

华邮第二古封,1878年10月7日,北京寄上海。

正面:贴大龙薄纸伍分银双连,销盖1878年10月7日蓝色北京海关总税

务司日戳。1878年10月12日到达上海,销红色上海海关日戳,左下角加盖紫

色秘鲁公使馆椭圆印。  背面:销1878年10月12日蓝色.上海工部书信馆日戳。

封口钤红色秘鲁公使馆火漆印。

华邮第四古封,1878年11月23日,北京寄上海。

正面:贴大龙薄纸伍分银单枚, 销盖蓝色北京"PAID”长条戳, 左下角加盖系色秘鲁公使馆椭圆印。背面:销1878年11月23日蓝色北京海关总税务司日戳、1878年11月29日红色上海海关日戳和同日蓝色上海工部书信馆日戳。背面封口加盖紫色秘鲁公使馆椭圆印。唯一用“PIAD"戳销盖邮票的大龙实寄封。

唯一以“C.P.D."戳销盖大龙邮票实寄封,1879年10月8日,英国贝尔法斯待( Belfast)寄上海。

正面:贴英国4便士和2便士邮票各一枚,销盖1879年10月8日贝尔法斯特“15”号日戳“62”号杀手戳。左下角加贴大龙薄纸叁分银一枚,销盖上海海关“C.P.D."条形戳。背面:销10月8日ancor“C”号日戳,11月17香港中转,销“A”号日戳,11月22日到达上海,销上海海关日戳。

存世最早贴大龙邮票明信片,1879年5月26日,镇江寄英国圣安德鲁斯( St. Andrews )

正面:贴大龙薄纸叁分银单校,销盖1879年5月26日镇江海关戳。5月27日上海转口,销上海海关数和英国客邮局A公号数.格式明信片所贴5分香港邮票销盖英国上海客邮局'S1杀手数.7月14日到达圣安德鲁斯第"A号日数。

背面:5月31日香港中转,销香港“C”号日戳。

中式大龙封,1882年12月23日天津寄北京。

正面:注明封信时间:光绪八年拾月拾叁日成时正二刻(1882年12月22日晚7点半)背面:贴大龙阔边叁分银直双连,销天津2型篆字海关中文戳。

另销1882年12月23日天津海关戳和天津海关拨驷达书信馆(光绪)八年十一月十四日( 1882年12月23日)方形戳。

“宫门倒”剪片( 1923年5月15日)

中华民国邮政于1913年5月5日(民国2年)正式发行一套普通邮票,全套19枚。面值半分至1角的,图案为一帆船,背景铁桥上飞驶的火车,寓水陆交通发达之意,通称“帆船票”湎值1角5分至5角的,图案为一收获的农民,背景为天坛,寓发展农业之意,通称“农获票”。面值在元以上的邮票图案为北京国子监牌楼,寓弘扬文化,通称为“宫门]票”这套邮票发行了3次。1913年发行的邮票是在英国伦敦印刷的,称伦敦版。

第二年因第-次世界大战爆发,不能继续在英国印制而改由北京财政部印刷局印制,于1914年发行第二版帆船邮票。邮票图与伦敦版相似初期亦为19种面值。1919年又增加发行1分半、1角3分和20元3种面值,全套总共为22枚,称北京老版。1923年在北京财政部印刷局印制的第三版,全套22枚称北京新版。在北京老版的“官门票”中,有1元、2元、5元、10元和20元等五种元单位票。其中面值2元的,在印刷中出现了严重的错印。主图牌楼为黑色,边框为蓝色,此票采用双色套印的方法印制的,即先用一个版印出边框,再用另一个版套印中心图案。由于印刷工人忙中出错,将其中一个版放倒了,所以印出来的邮票中心图案牌楼是倒印的,俗称宫门倒印”票。据考证,这种“宫门倒印”错体票仅流出48枚,十分罕见,被列为“民国四珍”之一,被誉为“后四宝”之首,为中国邮票中的珍罕之品。

3改2“帆船倒”实寄封( 1924年7月14日)

1922年11月1日,中华民国邮政调整资费,明信片和印刷品邮资由1分调为2分,国内平信由3分调为4分。因当时临近圣诞节和元且,邮寄明信片和印刷品邮件猛增,需要大批2分面值的邮票,再加上当时平信邮资已由3分改为4分,3分面值的邮票用量大减。因此,邮政当局决定将库存的北京一版帆船邮票加盖暂作2分使用。加盖的方式为用红色油墨在邮票中心加“2Cts." ,两侧加盖“暂作贰分”,四角用小五星盖印住原面值。在加盖过程中,由于印刷工人粗心造成倒盖错体票。关于这种倒盖错体票的发现,传说是一位外国人到苏州游玩,在邮局买了2枚面值2分的邮票寄信他发现这是倒盖错体票,便又一连买了12枚。这时,邮局营业员才惊奇地发现是倒盖错体票,便请示局长立即停售并动员这位外国人把已购到的错体票退回。这位外国人坚决不退回。营业员只好把未售出的错体票全部封存,并上交邮政总局销毁。据考证,这种错体票存世量仅有20枚,实寄封仅有2件。

4改3“帆船倒”剪片( 1925年9月3日)

1922年11月1日,中华民国邮政调整邮费,国内平信由3分调为4分,并准备了大量面值为4分的北京二版帆船邮票。后来这种调整邮资的举措,遭到地方军阀的反对, 实行不久,即又停止。国内平信邮资仍改为3分。但已大量备用的4分邮票又派不上用场,而面值3分的邮票用量大增而短缺。为此,邮政当局便将4分帆船邮票加盖暂作3分邮票。加盖的方式是用红色油墨在邮票中心加盖"3Cts.",两侧加盖"暂作参分”字样。在加盖时,由于印刷工人的疏忽,产生了倒盖错体邮票。传说这种错体票出在北京,但却是被住在上海的位外国人购得而发现。其存世量约为10枚。

小“一片红”实寄封( 1969年1月28日)

1968年9月“文化大革命“期间,全国除台湾省外29个省、直辖市、自治区均成立了革命委员会。为了纪念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的全面胜利邮电部决定于1968年11月25日发行1枚“全国山河一片红”邮票,面值8分,影写版,集邮者称为“全国山河一片红”。

1968年11月25日邮票首先在北京发行,发行时间不到半天,一位中国地图出版社的编辑发现这枚邮票上中国地图画得不准确,便通过组织向邮电部反映。

邮电部发现问题后, 急令全国各地邮局停售,邮票要全数退回。但已有个别邮局提前售出了这枚邮票, 致使有少量邮票流出。“一片红”因其存世数量少,而成为新中国邮票中著名的珍邮,并名列世界珍邮之中。

热点新闻
精彩推荐
释放进入手凤首页

手机凤凰网 i.ife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