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间二十几个平方的两层小屋,数十间整齐摆放的猫舍,粗略的数一下,竟有六七十只猫在猫舍内,简易的厨房以及干净整洁的办公区,这就是姚成财建立起来的“常州流浪猫庇护所”。今年38岁的他是我市一名流浪动物救助志愿者,从去年9月到现在,他已经救助了近300只流浪猫,为他们找到了新的家庭。
姚成财更愿意别人喊他的网名“海风”, 2015年开始,他就从事流浪狗救助活动,因为他的组织能力,以及对动物生活习性了如指掌,提起“海风”,在流浪动物救助志愿者中几乎无人不知。而一次偶然的“寻猫”,他开启了流浪猫救助之路。一位市民悬赏5万寻找走丢的加菲猫,寻猫近十小时未果,猫友们找到“海风”,他到现场后勘查了一下地形,分析猫可能走的路径,不到五分钟就在楼梯口的一堆杂物后面找到了猫。
“猫主人执意要把赏金给我。”“海风”告诉记者,都是爱猫人士,自己本来就没打算要他的钱,但执拗不过,最终收下1万元,并且用这笔钱租了现在的这个地方,和百余个志同道合的志愿者建立了这间“常州流浪猫庇护所”。“你所看到的猫舍、冰箱、微波炉、桌椅等等都是大家捐献的。”“海风”指着身边的猫舍告诉记者,现在他们的资助团队有100多人,义工团队20余人。
从早上七点多到晚上十二点,庇护所都有义工值班,从进门开始逐个猫舍观察它们的身体状况,给它们喂猫粮、铲屎、清扫猫舍,已经成了“海风”每天的日常工作。“现在正是猫繁殖的季节,每天都会有络绎不绝的流浪猫送到这里。”“海风”告诉记者,每只送来的流浪猫都要经过详细的检查,到了适当年龄的猫还要给它们做绝育,以确保它们的健康。
对于目前在庇护所的猫,“海风”坦言,这并不是他们最终的归宿,“用领养代替购买。”“海风”说,庇护所从某种意义上说只是一个中转站,有些性格温顺的猫可以融入家庭,而一些性格比较暴躁的猫最终可能还是要放回野外。在庇护所,每领养一只猫都要签订一份收养协议,“虽然这份协议没有任何法律约束力。”“海风”翻开厚厚的一摞资料,里面是去年九月份到现在300多份领养协议,他告诉记者,最起码,能让领养者有种仪式感。“我们还建立了领养回访群,每天群里都会发流浪猫们在新家的状况。”看着手机里一张张流浪猫在新家的照片,“海风”不禁感叹“它们就是我工作下去的动力啊!”
天气逐渐热起来,屋子又不透风,采访间记者感觉到整个庇护所的味道有些重,这也是“海风”一直担心的,收救的流浪猫越来越多,却找不到更好的地方安置它们,“现在我只想给庇护所找一个‘新家’,也希望这些猫咪们能快点找到‘新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