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有调查研究 才更有发言权

2018-08-29 16:36
  • T大

调查研究是掌握实际情况、获得正确认识的重要前提,是领导干部的基本功。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也做不好工作。但是,做了调查研究就一定有发言权吗?在现实生活中,有的领导干部虽然也进行了调查研究,但调查不全面、研究不深入,得出的结论不尽科学,对实际工作助益不大。这表明:正确的调查研究才有益,只有进行正确的调查研究才能获得发言权。

调查研究是从实际出发的中心一环,是尊重客观规律、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典型形式。调查研究既是"从物到感觉和思想"的唯物主义认识路线的具体体现,也是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把握客观规律的具体途径,因此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的根本方法。但现在出现了复杂情况。有的同志认为,现代信息技术发展了,只要通过媒体网络、报纸、电视等就能“不出办公楼,尽知天下事”,用不着费时费力地“下去”搞调查研究,这显然是片面的。无论资讯多么发达、技术多么先进,都代替不了我们的眼睛看、我们的耳朵听、我们的头脑想。只有深入实际,才能掌握第一手资料,为正确的调查研究提供基础。因此,现在强调深入实际,就是强调到实地去、到基层去、到群众中去,直接而不是间接地了解情况、体察民意,听取群众意见,汲取群众智慧。

重视调查研究,历来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是辨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的基本要求,是党保持同人民群众密切联系的重要渠道,也是我们党的一项基本工作方法和领导制度。“是否重视调查研究”是关系到党和人民事业得失成败的大问题。习近平指出,要了解客观实际,就必须深入群众、深人实践进行调查研究,把客观存在的事实搞清楚,把事物的内部和外部联系弄明白,从中找出能够解决问题、符合群众要求的办法来。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没有调查也没有决策权。

端正心态同样是一个老问题,但我们也看到,有的年轻同志一出校门便入“公门”,与社会接触少,了解群众、熟悉工作的经历更少,往往会出现不缺学历缺阅历,说理论头头是道,干起工作来完全是另外一套的局面。我们有的干部在工作中不注重调查研究,说话办事脱离实际,研究的政策、出台的文件、制定的措施,往往因为不接地气而无法落地生根;有的干部对群众耍“老爷”派头、摆“衙门”威风,背离群众路线,与群众渐行渐远;有的干部缺乏自信,干工作没有底气,遇到急难险重的任务就惊慌失措、无所适从,这些都是不注重实践、不会调查研究的结果。

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事业任重道远,在前进中会遇到许多复杂的新情况和新问题,需要不断探索和解决。好办法不会从天上掉下来,也不是我们头脑里固有的,归根到底只能来自于人民群众的创造和社会的实践。任何决策、开展各项工作和活动时,我们都必须深入群众、广泛调研,倾听广大群众的呼声,使多数人的意见得到充分体现和表达,使决策建立在广泛的群众基础上。惟有如此,才能切实维护群众的合法权益,才能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才能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拥护,也才能有发言权和决策权。(贺喜)

热点新闻
精彩推荐
释放进入手凤首页

手机凤凰网 i.ife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