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间四月芳菲尽,“盐池结晶始盛开”。在江苏省盐业集团所属瑞泰盐业公司的一处晒盐场里,万亩盐池波光粼粼,因为卤水浓度的差异,每个盐田都呈现出不一样的色彩。这些五颜六色的盐池是大自然温柔的馈赠,从阳光下远远望去,像极了“大地色眼影盘”。
“看,这就是淮盐!晒盐就像种庄稼,不同的季节有不同的工作要做。庄稼春种秋收,而春秋两季是盐场收获的季节。”正在盐场忙碌的一位老盐工从盐池中捧出一把盐结晶,满是喜悦和自豪地说:“我们淮盐可是自古有名呐!”
淮盐,产于江苏省北部沿海地区,是中国古代四大海盐产区之一,因产地而得名。淮盐最早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夙沙氏煮海为盐,首创华夏制盐之先河。汉代司马迁在《史记》中记载:“彭城以东,东海吴广陵有海盐之饶”,说的正是淮盐。唐朝诗仙李白《梁园呤》曾写下:“玉盘杨梅为君设,吴盐如花皎白雪”,一时传为佳话。
淮盐,有着“煮海之利,两淮为最”、“华东金库”等美誉,因“色白、粒大、干”的特点而闻名。据悉,明清时期是淮盐发展鼎盛阶段,天下税赋的四分之一都来自于淮盐,这些财富的积累推动了文学艺术、园林建筑和饮食文化的繁荣。
除了传统“煮海为盐”的晒盐法,矿盐的开采也是原料盐的重要来源。据悉,淮安的地下盐矿储量十分丰富,资源储量达 25.64亿吨。矿区开采面积达4.1853平方公里,每年能开采出300万吨的矿盐。
地下盐矿的开采,并不像煤炭等资源开采那样需要“移土动石”,而是以神奇又普通的物质—— “水”为媒介。人们用管道将水加压注入到地表以下两千米左右的盐层,岩盐溶于水形成饱和状态的卤水,通过管道抽取出来,在罐体中暂储后输送到制盐车间,采用真空制盐法萃取成盐产品。
坚持“产品质量不是100分就是0分”是“淮盐”传承者的工作指针,在保留和发扬传统工艺的同时,采用瑞典进口设备、德国进口工艺,建立了的质量管理体系和食盐质量安全电子追溯系统。
食用盐生产车间里,工人师傅坐在自动化生产流水线前检验着产品。每一袋淮盐,都保留着传统工艺的味道,同时坚持着高科技生产与品质的保证,千年淮盐以卓越品质赢得了市场与口碑。
只有传承,不进行创新,很难永葆品牌生命和价值。2015年以来,苏盐集团坚持科技创新,大力实施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三品”战略,丰富产品链,扩大盐产品有效和中高端供给,致力打造中国健康食盐第一品牌、中国民族品牌,为消费者提供天然健康安全食盐产品不断满足消费者日益增长的消费需求。
从春秋时期的官山海到历朝历代的征盐以致国,淮盐生产技艺从煎盐到晒盐再到深井岩盐的开采,从单一的调味品到不同功效的产品,淮盐的质量越来越纯,淮盐的品质越来越真。走入新世纪的淮盐立足江苏,既面向海洋,也面向内陆,向一带一路进发;既敞开胸怀“引进来”,也虚怀若谷“走出去”。虽历经千年,却历久弥新,淮盐从历史中走来,在不断超越自我中续写精彩华章。